據相關數據顯示,每年因為乳腺癌而死亡的人數超過50萬,平均每26秒就會出現一名女性患者。僅2015年的數字報告就顯示,全國死于乳腺癌的女性患者達到6.95萬。乳腺癌儼然已經成為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
殺手檔案:乳腺癌
1.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
2.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癥狀,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但出現以下癥狀需警惕!
·乳腺腫塊:多為單發無痛性腫塊,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
·乳頭溢液: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
·皮膚改變: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或是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等。
·乳頭乳暈異常:乳頭有回縮或是乳頭濕疹樣癌,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
·腋窩淋巴結腫:腫大的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3.全國腫瘤登記地區乳腺癌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位,死亡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6位。
每年一檢趕早發現
對于高危人群,年過35歲就要定期進行乳腺B超或是鉬鈀檢查,如果是有家族病史,篩查年齡還要提前到30歲,普通人群在年過40歲后則要每年一次檢查。事實上,乳腺癌是一種體表腫瘤,比較容易早期診斷和發現,它不像肝癌、胃癌、肺癌等內臟腫瘤深藏在體內,早期不容易發現。有的乳腺癌發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觸摸到腫塊,所以只要勤體檢,乳腺癌早期診斷并不難。
為什么要強調早期發現乳腺癌,原因是一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就可達到90%左右,整體生存率比較高。因此要想提高乳腺癌的治療效果,首先要定期篩查,盡可能早的發現它。遺憾的是仍有一部分患者診斷時就是晚期乳腺癌了,還有一部分是早期的乳腺癌做手術后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發生了遠處轉移,其實晚期的乳腺癌總體來說是很難治愈的。盡管治療手段對于晚期乳腺癌有很多,比如有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藥物治療,但不同治療有不同的適應癥。一般來說,乳腺癌患者70%左右都是激素受體陽性的,這種受體陽性的病人在所有的指南、共識里面一般都建議首選內分泌治療。
內分泌治療與歐美有差距
除非患者病情發展特別迅猛,威脅患者的生命可以首選化療,其他的情況下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都會先進行內分泌治療,但是這樣的一個治療理念,中國與歐美國家差距比較大。
在我國大約只有10%左右的乳腺癌患者首選內分泌治療,近幾年這個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在歐美國家大概70%左右的患者是首選內分泌治療的。更何況內分泌治療有很多藥物可選擇,對于絕經前患者可用他莫昔芬;絕經后一般選擇是芳香化酶抑制劑,即便芳香化酶抑制劑失敗,還可以改用氟維司群,它是一個雌激素受體的滅活劑,現在臨床研究也證實其效果要比芳香化酶抑制劑好。
造成這樣的差距是因為國內有的醫生覺得,做化療腫瘤縮小比較快,醫患雙方會很快見到治療效果,但是化療停藥后腫瘤還有可能長起來,同時化療藥物導致的掉頭發、惡心嘔吐等副作用也讓患者承受不了,所以歐美國家,對于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一般不會首選化療。
腫瘤縮小≠延長生存
事實上,有個誤區需要和大家糾正:腫瘤縮小不一定能夠延長生存期。 很多醫生和患者看到腫瘤縮小都很高興,假如說用藥以后瘤子沒有縮小就會很著急,甚至質疑醫生的治療水平。然而,在國外治療時醫生必須給患者講清楚,預后怎么樣,有的腫瘤可能不會馬上治愈,但是用藥后能夠長期的帶瘤生存,并能獲得很好的生活質量。
就乳腺癌來說,對于激素受體陽性的病人如果病情不是發展特別快,不需要緊急處理的話,建議首選做內分泌治療,只是這樣的治療方式起效比較慢,一起效慢病人和家屬、醫生就著急,因為用藥后這個瘤子也不縮小,也不長大,這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通過合理的藥物把它控制到一個安全范圍,可以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
乳腺癌其實是個慢性病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要比其他腫瘤患者長。比如晚期肺癌、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可能過不了一年,但是晚期乳腺癌的生存期可以達到三、四年的生存期,也有的患者生存五年、十年,甚至是更長時間。現在不少專家認為,要將晚期乳腺癌當成慢性病進行治療,通過不斷的藥物調整、及時復診等來調整治療方案、控制病情進展。
因此,乳腺癌患者即便到了晚期也不要輕易放棄,經過適當的治療,不少乳腺癌患者的病情有可能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甚至能夠帶瘤長期生存。
女性每年的安全體檢很必要,早期好治晚期難愈。但乳腺癌其實是個慢性,即使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晚期,也不要灰心,更不要輕易放棄,只要配合醫生的治療,保持心情平和愉悅,病情也能得到很好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