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治法
藥液:10%葡萄糖注射液、0.25%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0.5%安乃近、丹參注射液。
每次僅取一主穴,或固定使用,或交替輪用。郄門穴,用10%葡萄糖注射液。以5號齒科針頭垂直刺入穴位深約0.8~1.2寸,得氣并回抽無血后,在2~3分鐘內將8~10毫升藥液注入穴中。肩井穴,用0.25%鹽酸普魯卡因2毫升與0.5%安乃近1毫升混合液,進針得氣后全部注入穴中。郄上穴,用丹參注射液。將針頭垂直略向上刺入,深約2厘米,并作強刺激,使針感向上傳導,再快速推入藥液4毫升。上述穴位,郄門、肩井取患側,郄上取對側穴,每日1次,4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急性乳腺炎患者180例,結果痊愈171,有效7例,無效2例,其總有效率為98.9%。
▲指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肩井、肺俞、膺窗、乳根。
配穴:內關、郄門。
阿是穴位置:背部壓痛點。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選一穴。按先背后胸,自上而下的順序,用食指或中指頂端按壓穴區,使局部有脹感或向乳房放散,然后以右手四指并攏拍擊患側上臂內側肌肉附著處,使局部潮紅或青紫,最后囑患者擠去奶汁。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本法用于未化膿的急性乳腺炎患者,共治120例,均在1~3次獲愈。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骶椎部、頸后部、乳房痛區;2、乳根、膻中、期門、乳房痛區。
配穴:發熱加合谷、委中,腋下淋巴結腫大加肩井、曲池。
(二)治法
每次取一組主穴,可交替應用,亦可固定一組,據癥加配穴。用皮膚針叩刺,第一組穴宜用中等強度及頻率彈刺;第二組穴重叩為主,叩至皮膚發紅并有輕微出血為止。乳房痛區可以閃火法加拔火罐,留罐15~20分鐘,腋下淋巴腫大局部亦可加罐。配穴叩打法同第二組穴法。每日1~2次,3~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84例,結果,痊愈169例,有效15例,總有效率為100%。
▲挑治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位于肩胛間區,特別多見于第5至第7胸椎旁開1.5寸處。為粟粒狀紅色小點,略帶光澤,一般不高出皮膚,無明顯壓痛,壓之不褪色。少則數個,多則數十個。
(二)治法
每次選阿是穴數個,最好選患乳腺炎側背部之反應點,常規消毒后,用三棱針逐個挑治,針深1.5毫米,隨即用手在治療區擠出少量血液。亦可用三棱針呈△形點刺三針,即拔火罐,留罐15~30分鐘。每日1~2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560余例,獲得滿意的效果,其中512例,刺3次后治愈389例,有效91例,無效32例,總有效率93.7%[8,9]。
▲穴位冷凍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膻中、乳根。
阿是穴位置:乳房病灶之中央。
(二)治法
每次主、配穴均取。用電子冷凍儀進行治療。先將冷頭柄接觸阿是穴,使冷頭柄溫度調節至0℃~-15℃左右,冷凍2~3分鐘后移動冷頭柄,從病灶中央逐漸向外擴展,每次約30分鐘左右。接著移至配穴,每穴冷凍10分鐘。一般每日1次,癥情重者冷頭柄溫度可調節至-15°~-25℃,每日治療2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114例,結果均在5天獲愈,痊愈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