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兒誕生后,為之都要通過媽媽的乳汁才能健康成長,并且母乳中含有大量的適合寶寶抗體的成分,但有些母親會因乳汁不足或無乳導致寶寶無法進行更好供給,這對于媽媽本身和寶寶來說都是帶來極大危害。那么,產后缺乳怎么辦呢?
中醫按摩改善缺乳情況
在這個時候丈夫的作用就很關鍵了,除了安撫妻子以外,還可以配合幾個穴位按摩改善產后缺乳的癥狀。
按摩主穴
1.點揉>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直下,乳房根部,左右乳房各一個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中指點按被按摩者乳根穴半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揉乳根穴約1分鐘,再逆時針按揉約1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功效:治療胸痛、胸悶、乳房脹痛、乳汁少、咳嗽、氣喘、打嗝不停等。
2.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的交點。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臥,按摩者站于一側,用拇指自下向上推被按摩者膻中穴約2分鐘,以脹麻感向胸部放散為佳。
功效:主治胸部疼痛、乳腺炎、缺乳癥、心悸、呼吸困難、咳嗽、過胖、過瘦、呃逆等。
3.掐揉>少澤穴
位置:在小指外側指甲角根部。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拇指指甲掐被按摩者少澤穴約20秒,然后松開3秒,反復操作10次即可。
功效:治療乳房脹痛、乳汁少等乳房疾病非常有效。還可治療頭痛、昏迷、咽喉腫痛、高熱等病癥。
4.按揉>中脘穴
位置: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按摩者用拇指或中指按壓中脘穴約半分鐘,然后順時針方向按摩約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功效:治療腹脹、腹痛、腹瀉、反酸、嘔吐、便秘、產后血虛、食欲不振、乳汁不足等。
5.按揉>足三里
位置:脛骨外側,在膝眼下方約四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平躺,按摩者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足三里約2分鐘,然后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功效:治療腹脹、腹痛、腹瀉、產后血虛、消瘦、食欲不振、乳汁不足等。
產后缺乳怎么辦 缺乳有哪些解決方法 產后缺乳如何緩解
6.局部按摩
按摩乳房:被按摩者仰臥或坐位,按摩者用兩手中指、食指、無名指的指腹,在乳房周圍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并向乳頭方向移動;再用一手五指由乳頭向周圍呈放射性的推揉。
足部按摩:拇指指尖掐按垂體,屈曲第二足趾第一趾間關節,拇指指腹置于第二足趾間屈面垂直推壓脾、胃反射區,拇指直推胸反射區;屈曲第二足趾第一趾間關節推按生殖腺反射區、子宮反射區。每個反射區各操作2分鐘左右,每日一次,按摩結束后多飲水。
7.按揉>太沖穴
位置:腳背面,第一、二腳趾根部結合處后方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按摩者握住被按摩者前足,用拇指點按太沖穴半分鐘,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
功效: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后乳汁不暢、伴有乳房脹痛等。
產后缺乳“四多”一定要堅持
1.多喂
讓寶寶多吮吸是催奶的最佳方法,因為吮吸的過程能夠促進乳母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能促進乳汁的合成和分泌,所以只要寶寶想吃,就應該喂奶,產后經常不限制時間和次數的喂奶可以刺激奶水的分泌,讓奶水早點來,也可以避免隨之而來的乳房腫脹。另外,讓寶寶吸完一邊的乳房,如果寶寶還要再吃,再給他吸另外一邊的乳房,下一餐再由另一邊的乳房開始喂食,如此,兩邊乳房都受到刺激的話,就都可分泌更多的奶水。
2.多喝水和清淡的粥湯
乳汁中接近90%都是水分,所以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利于奶水的合成和分泌,普通人每天應至少單獨飲水1200毫升(約6杯水)以上,哺乳期的媽媽還應該多補充1000毫升左右,但如果這1000毫升全靠喝白開水的話,對乳母來說真是一種折磨,所以適當多喝點富含水分的湯和粥顯得十分必要,但一定要記得這個湯要少油少鹽,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了。
3.多優質蛋白
即多吃些魚蝦、畜禽瘦肉、蛋、奶和大豆,這些食物是可以提供大量優質蛋白的。乳汁中蛋白質能占到1.3%,正常情況下每日泌乳量約為750毫升,所含蛋白質約9克,但母體內膳食蛋白質轉變為乳汁蛋白的有效率為70%,故分泌750毫升乳汁需要膳食蛋白質13克,所以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攝入可以提高轉變為乳汁蛋白的效率,對提高奶水的數量和質量都非常重要。
4.多休息
乳汁的合成和分泌受很多激素影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激素平衡,激素平衡有利于奶水的合成和分泌。應規律睡眠,而不是熬夜后第二天悶頭猛睡。
“一減”必須要做到
“一減”是指減壓放松。當放松的時候,副交感神經興奮,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可以促進乳汁分泌。社會和家人應盡量創造輕松舒適的喂哺環境。母乳喂養的很多技巧需要學習,年輕媽媽本來就容易緊張焦慮,家人和朋友要對其多一份理解,不可濫加責怪,以免加劇緊張情緒,進而影響乳汁分泌。
如果生活中有出現了缺乳的女性,為之大家不妨通過中醫穴位的點揉、按壓,使其都會帶來一定的催乳效果,如:乳根穴、檀中穴、少澤穴等都是有極其不錯的療效。另外女性朋友們一定要多喝水、喝清淡粥湯等,為之都會起到乳汁分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