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由于健康知識的普及、健康意識的增強,很多人都能主動地去養護自身健康,尤其是在疾病初期如果能盡早發現的,都會按自己的方式買藥、調整或用偏方等措施治療,以期得到緩解或治愈。婦科醫生劉坤范指出,在婦科領域,很多女性都嘗試過以自己的方式“自治”,短期內可能會有癥狀緩解的情況,但復發的幾率很高,且多有拖延和加重病情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想得到真正的健康,還是要到正規醫院,進行系統的檢查,聽取醫生的建議配合科學治療。
婦科炎癥最忌盲目用藥
劉坤范醫生指出,很多女性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發現自己出現陰道瘙癢或白帶異常的現象就認為自己得了陰道炎,不分青紅皂白用了藥再說。其實這種錯誤的做法往往是細菌性陰道炎的發病誘因。細菌性陰道炎的產生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陰道正常的內循環遭到破壞。盲目用藥或對陰道塞藥,都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傷害,導致細菌性陰道炎的發生。
細菌性陰道炎的癥狀為:陰道分泌物呈灰色,像面糊一樣黏稠,無膿性分泌物,分泌量不多。分泌物有魚腥樣氣味,在性交時或性交后異味加重。有一半的病人可能無癥狀,即使有癥狀也多為輕度到中度,個別病人外陰可有瘙癢與灼熱感,但癥狀均比滴蟲性陰道炎或霉菌性陰道炎為輕。
正確的應對方式應該是經過正規醫院的明確診斷后針對性用藥,通過電子陰道鏡檢查陰道、宮頸等部位的病變,明確診斷陰道疾病之后,針對不同的致病菌,再選取不同的藥物,結合微波、光譜等高科技手段,進行消除炎癥的鞏固性治療,并全面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拒絕疾病的再次侵襲。
子宮肌瘤可用射頻治療
子宮肌瘤是婦科的常見病,近年來發病率不斷上升,甚至還有年輕化的趨勢。子宮肌瘤的典型表現有: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痛經,若肌瘤發生壞死、潰瘍或感染,則有持續性或不規則陰道流血;當肌瘤壓迫膀胱時,出現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等,壓迫直腸時可導致便秘、里急后重等,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白帶增多。肌瘤伴感染時,白帶為膿性,甚至可呈血性,不易受孕;貧血嚴重時可表現全身乏力、臉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
劉坤范醫生介紹說,傳統的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藥物治療法,但療效不是非常確切,有時還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所以,現在用得比較少了。另一種則是全子宮切除法,效果雖然明顯,但卻會給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帶來嚴重的傷害。由于失去了子宮,女性將不再有月經,而且,雌激素將失去作用的靶器官,整個內分泌系統的運作就會發生紊亂。所以,全子宮切除法會給女性帶來很大的危害。目前,在國際上比較領先的技術就是射頻微創療法。它的原理非常簡單,在B超成像設備的引導下,將射頻針插入股瘤組織的內部,釋放出能量,瞬間瘤體組織就會脫水、失活,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由于不需要開刀,所以,適應證非常廣,而且安全性也非常高。更重要的是,它在摧毀肌瘤的同時保全了子宮,可謂是女性的福音。雖然子宮肌瘤癌變的概率比較小,但很容易引發月經異常、壓迫周圍正常組織、貧血乃至不孕等癥狀,所以應及時治療。
預防癌變從乳腺增生開始
隨著乳腺疾病發病率的逐年上升,乳腺癌已成為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從早期的月經前乳腺漲痛、刺痛、胸悶易怒、頭暈、疲乏無力,到小結節形成,并逐年增大、變硬、腫塊形成;乳腺從單純的量的增生,發展成形態機構的異常增生,使癌變傾向越來越高。對此,劉坤范醫生提醒說,若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不僅可能殃及整個乳房,也會對女性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和低齡化的趨勢。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見于25歲到45歲的年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