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女性隨年齡的增加,雌激素水平銳減,加上飲食和運動量較少等,使骨鈣丟失更加明顯,骨質疏松便有機會趁虛而入。女性究竟該如何打好這場對抗骨質疏松的戰(zhàn)斗?
戰(zhàn)略1
以攻為守,宜動不宜靜
眾所周知,骨質疏松是骨折的禍根,如中老年婦女走路不小心滑倒,常可發(fā)生骨折。還有些患者甚至只是從兩級階梯上滑了一跤,竟然就骨折了。
據介紹,骨質疏松容易導致脆性骨折(即低暴力下發(fā)生的骨折,指在站立高度或者較低處跌倒出現的骨折),以脊柱、髖部和橈骨遠端骨折為常見。
尤其是髖部骨折危險性最大,1年內的病死率高達20%。根據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統(tǒng)計:50歲以上女性一生中發(fā)生1次或者多次骨折至少有40%。
于是,許多女性就開始小心翼翼,不讓自己有受傷的機會。她們平常生活中的運動時間本就所剩無幾,現在更是將所有運動都排除在日程之外。
時刻擺出防守的姿態(tài),以為這樣敵人就會放手,不再追擊。殊不知,長期的防守姿態(tài)反而會降低己方的抵抗能力。長期缺乏運動某種程度上就如同一個久臥病床的患者。沒有運動對骨關節(jié)的有效刺激,鈣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失。
因此,專家所提出的第一戰(zhàn)略便是以攻為守,宜動不宜靜。患者可以選擇主動出擊,進行長期循序漸進的運動,這樣不僅可減緩骨量的丟失,還可明顯提高骨鹽含量。運動還能促進骨細胞的活性。
輕度骨質疏松患者可選擇跑步、打拳、游泳及球類運動等。較嚴重的患者可選擇活動量小,以身體上下運動為主的項目,如原地踏步、行走、慢跑等。病情嚴重者做適當的肌肉收縮活動,如活動肩、肘、腕、手指、踝及膝部等關節(jié)抗阻力的伸屈運動,也能達到運動的目的。
戰(zhàn)略2
居安思危,宜早不宜遲
風平浪靜久了,人們總是忘了大海的奔騰咆哮。骨質疏松起病隱匿,無聲無息正是這段緩慢的潛伏期,讓患者犯下掉以輕心的錯誤。一旦爆發(fā),骨質疏松便咆哮而來,危害不容小覷。專家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癌癥等像兇殘的鱷魚,骨質疏松癥則更像食人蟻,噬嚙患者健康,帶來巨大痛苦,甚至威脅生命。
專家指出,對付骨質疏松,患者應該居安思危,治療宜早不宜遲,特別是女性人群。因為骨質疏松是女性年齡增長的“副產品”,隨女性年齡增長,骨質疏松患病率增加,特別是絕經期婦女。
那么,為何偏偏是絕經女性呢?專家解釋,女性的骨質在35歲時達到了頂點,在45歲時進入更年期時卵巢荷爾蒙慢慢變少,月經開始變短或紊亂,骨質開始慢慢流失。
到停經時,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爾蒙,骨頭鈣因而開始大量流失,流失量每年少則1%-3%,多者高達7%。當60歲時,有些女性的骨質流失量可達40%。在這個過程中,骨質流失是靜悄悄進行而沒有癥狀的。
專家呼吁,骨質疏松癥不是自然的生理老化表現,而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35歲以上女性尤其是絕經后婦女,最好一年做一次雙能X線吸收儀的骨密度檢測(其射線量少于做一次胸片的百分之一),了解骨骼狀況,及時發(fā)現骨量減少的情況,從而盡早采取防治措施。另外,還可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而避免骨質疏松,重點在于,保持運動、飲食合理、科學補鈣、戒煙少酒。
針對骨質疏松的高發(fā)態(tài)勢,衛(wèi)生部、相關協(xié)會和醫(yī)院也舉行過包括醫(yī)師培訓、臨床觀察、高危患者篩查和患者教育在內的多種活動,以加強我國中老年人防治骨質疏松癥的意識,做到早預防、早檢查、早治療。
戰(zhàn)略3
多管齊下,宜眾不宜寡
所謂“擁者眾、可治天下;離者多、可分天下。”骨質疏松的治療亦是如此,也就是專家提出的第三戰(zhàn)略:宜眾不宜寡。
生活中不乏一些這樣的現象:提起骨質疏松的預防,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補鈣。據了解,骨質疏松的就診率只有發(fā)病率的九百分之一,超過半數的人選擇用補鈣來治療骨質疏松癥,但是預防絕不僅僅只是補充鈣劑這么簡單。對此,專家表示:“補鈣,是絕經期前后的女性防治骨質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一味補鈣,并不能幫助骨骼形成,有效的藥物治療結合充足的鈣劑和維生素D的補充才是防治關鍵。”因此,治療骨質疏松不能靠“單打獨斗”,而是必須強調多兵種作戰(zhàn),戮力同心,聯(lián)合抗敵。那么對付骨質疏松的各種“常規(guī)武器”該怎樣有力結合呢?
首先,提高鈣的吸收量仍是至關重要的,患者可在三餐中有意識地多加牛奶及其他乳制品,也可從豬肉、雞蛋、豆類、魚等食物中攝取養(yǎng)分,要避免太多肉類和鹽,因為過多蛋白質和鹽會加速鈣的流失。
有空時可到戶外曬曬太陽,這樣補充天然的活性維生素D3。專家表示:“骨質疏松癥的病理特點決定了其治療是一項長期任務,一旦女性荷爾蒙停止分泌,骨質就開始流失,所以患者須有長期接受正規(guī)治療的心理準備。”
如果被診斷為骨質疏松,遵從醫(yī)生指導,選擇有效的藥物及時積極治療,改善腰酸背痛的癥狀,延緩骨量丟失,增加骨密度,還可間接減少發(fā)生骨折的危險性。
閱讀延伸
別忽視骨質疏松性骨折
雙能X線吸收儀檢測腰椎和髖部的骨密度,是WHO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國內外調查數據顯示:年齡與骨質疏松患病率呈顯著正相關,女性患病率顯著高于男性。
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fā)生與如下危險因素有關:高齡、低體重、低骨密度、低25羥維生素D水平、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容易跌倒等。
所以,對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應著重消除上述危險因素,尤其重要是對第一次脆性骨折的預防。千萬別忽視由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只有積極給予有效的抗骨質疏松治療,提高骨密度,才可改善骨骼整體質量。
健康自測
你離骨質疏松有多遠?
以下是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推薦的1分鐘自測,請女性回答“是”或“否”:
1、您的父母雙親中有沒有輕微碰撞或者跌倒就會發(fā)生髖部骨折的情況?
2、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骼?
3、您經常連續(xù)3個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強的松”等激素類藥品嗎?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厘米?
5、您經常過度飲酒嗎(超過安全限度)?
6、每天您吸煙超過20支嗎?
7、您經常患痢疾腹瀉嗎(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腸炎而引起)?
8、您是否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
9、您是否有過連續(xù)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如果答案有部分或者全部為“是”,說明可能存在骨質疏松的危險。但這份自測表并不能用以確診骨質疏松癥。建議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接受骨密度測試,以便科學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