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尤其是女性,許多婦科疾病都可導致腹痛。女性一旦發生腹痛,在排除一般消化內科疾患后,病因多與月經、妊娠等密切相關。
痛經:年輕女性發生痛經者高達88%,表現為每次來月經時下腹部劇烈疼痛,還可伴有惡心、嘔吐等。病因有多方面,如發育、內分泌、精神因素、飲食影響等,其中精神因素是最常見的因素。許多初潮女孩,往往在每次月經來潮時精神過于緊張,甚至產生恐懼心理,在這種不良刺激下,子宮收縮、痙攣,經血排出不暢,使得痛經加重。
對策:在月經來潮前放松精神,適當運動,祛除緊張心理。必要時可服些谷維素、逍遙丸、痛經靈膠囊之類的藥物,避免受冷和不良刺激。
附件炎:病菌引起的輸卵管和卵巢炎稱附件炎。其癥狀為下腹部隱隱作痛、發熱,有黃色白帶。急性附件炎如拖延不治,會演變成慢性附件炎,表現為時輕時重的下腹痛。
對策:對輸卵管等各種婦科炎癥,要及時給予全程正確治療,以防遷延轉變為慢性。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內膜組織隨經血流入并種植到卵巢、輸卵管等處,引起局部指導炎癥。主要癥狀為月經期間下腹部鈍痛、痙攣性或壓迫性疼痛,性交時伴有陰道或盆腔痛。
對策:在醫生指導下選用炔諾酮、雄激素等藥物治療,重者應手術治療。
預防:1.診刮宮時防止子宮內膜種植;2.經血引流不暢時,應及時采取措施;3.對高度后屈子宮無黏連者應適當糾正。
流產:流產的原因很復雜,在懷孕早期有陣陣腰酸腹痛或少量陰道流血,為先兆流產;如腹痛越來越重,陰道流血增多,流產已不可避免,稱為難免流產。應及時去醫院刮宮。
對策:在醫生指導下行保胎治療,若病情嚴重應及時處理。
卵巢囊腫蒂扭轉:卵巢是一個容易長瘤的地方,其中有一個病叫卵巢囊腫,其外觀似瓜果一樣,也帶個蒂。由于瘤子轉動,蒂可發生扭轉。此時,患者下腹部疼痛如絞,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甚至可引起休克。
對策:切不可大意,需去醫院緊急手術。
宮外孕:患者懷孕40~50天時,突感下腹部劇烈疼痛,由一側擴展到全腹部。可伴有頭暈眼花、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甚至昏迷的癥狀。
對策:應及時到醫院手術治療。
盆腔瘀血綜合征:多見于25~40歲的育齡婦女,且多為有過妊娠、分娩史的婦女,其主要癥狀為廣泛的慢性腹痛、極度疲勞感和某些神經衰弱癥狀。其中尤以慢性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白帶過多、痛經為最常見。
對策:避免早婚、性交過頻及生育過多。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跑步、散步、仰臥起坐、仰臥抬腿等,以增強盆腔肌肉、韌帶的張力,改善血液循環。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便秘。一旦患病采取胸膝臥位并應及時就醫。
黃體破裂:常發生在月經周期的后半期。黃體破裂后向腹腔內出血,會有突然發作的腹痛,部位常在下腹的某一側。若出血較多,亦可擴散到整個下腹部,肛門會有下墜感,腹部有壓痛感,重者有面色蒼白,脈搏微弱,但病人并不發燒,也無流血現象。
對策:臥床休息,避免受累和過度活動,及時去醫院治療。可適當使用止血藥物;對休克及重癥患者應行手術治療,術后要注意糾正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