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①約80%~90%霉菌胎陰道炎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本病較多見于孕婦、糖尿病及接受激素治療的患者;②廣譜抗生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長期應用可使機體菌種藥群發生紊亂導致霉菌生孔;③嚴重的傳染病和其它消耗性疾病。臨床表現患本病的部分病人白帶增多、粘稠、呈白色豆渣祥或乳酪樣。白帶粘附于小陰唇內側及陰道粘膜,磨擦易出血。約50%的病人,白帶為大量水樣或膿性而無白色片狀物,癥狀不重,僅有外陰潮濕治療1消除病因如有糖尿病,要積極治療,及時停用抗生素和維激素。勤換內褲,用過的內褲、浴巾和毛巾,均應用開水燙洗。2改變陰道的酸減度用堿性溶液如2%--4%碳酸氫鈉液沖洗外陰及陰道,10次為一療程。3殺菌劑制霉菌素軟膏3%~4%的克霉啤軟膏和1%的龍膽紫水溶液,均可用于繪擦陰道,每周3~4次,連續兩周。4其他3%潔爾陰外洗和局部涂,洗必泰栓塞陰道,每晚1次,連續7天。中藥:鶴虱50g、苦參25g、狼毒25g、蛇床子25g、當歸尾25g、靈曲25g共煎水外洗。5頑固性病例的處理本病常與糖尿病和滴蟲性陰道炎并發,如遇久治不愈,應檢查尿糖、血糖和有無滴蟲感染。為防止沿道念珠菌的感染,可口服制霉菌凱50萬單位~100萬單位,每日3次,7~10天為一療程,6合并妊娠的治療為了避免感染新生兒,仍應進行局部治療,有時需持續治療出妊娠8個月,以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