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女人平時是如何生活的?我想一定是健康精致地活。漂亮的女人,其內在必定也需是干凈清潔的,如果內在生殖器官出現問題,那么即使原先的外在很美,這種美麗也是短暫的。那么,關于女性日常護理常識,你又了解多少呢?
調查發現,每個女人在一生之中,最少患過1-2次婦科炎癥。但如今生活在大城市的女性,遠遠不止這個次數。引發各種婦科炎癥,罪魁禍首就是細菌惹的禍。
如平時不注重個人衛生,私處清潔方法不正確或不到位,都是引發各種婦科炎癥的原因。然而,為了預防各種婦科病,有些女性選擇了具有消毒殺菌的護理洗液,且每天堅持使用。但到頭來卻發現,即便自己很注意,但還是經常會和陰道炎、宮頸炎等炎癥“打交道”。
那么,女性性器官衛生應該注意哪些具體的原則和方法呢?其實,正常情況下盡量少用陰道清洗液,也不要進行陰道內清洗,否則會帶來麻煩。而清洗外陰,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用清水沖洗。
清洗次數:每天1-2次即可。
清洗方式:用溫水淋浴是最好的方式,如果無淋浴條件用盆洗時,必須專盆專用。
清洗順序:手是病菌傳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因此清洗陰部前應先洗凈雙手,然后從前向后清洗外陰,再洗大、小陰唇,最后洗肛門周圍及肛門。
清洗液產品使用:使用清洗液時,使用能夠去污滅菌的保健性潔陰用品,最好遵醫囑,不要讓含酸堿性的清洗液錯誤使用,破壞陰道內的生態環境。
陰道沖洗能清除陰道的異味嗎?
陰道沖洗并不能真正清除陰道的異味。在國外有些婦女在沖洗時加入“除臭劑”,也不能起到消除異味的作用。事實上,許多女性所說的陰道異味是陰道的自然氣味,對于這種自然的陰道氣味,人們不應該厭惡它,因為這種氣味正是正常婦女的一種健康的表現。
如果陰道真的產生了非生理的異味,那可能是炎癥的表現,這時光靠陰道沖洗是不行的,還須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治療。
別用肥皂洗下身!
女性性器官有自然的防御功能,這種自然防御機制主要是指在女性陰道內寄居著大量的乳酸桿菌,它們能使陰道上皮細胞內的糖元變為乳酸,從而使陰道內保持酸性環境,使其它致病菌不能生長。正常成年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陰道分泌物的液體是酸性的,這就使女性的外陰環境呈酸性。
這種酸性環境是機體自我保護的一道天然屏障,可阻擋細菌的入侵,大大地減少了女性患尿道炎、陰道炎等疾病的機會。無論因為什么原因,陰道內的酸性環境被破壞了,各種致病菌就會乘虛而入,這時各種各樣的婦科感染就難以避免了。
而造成這種自然防御機制和陰道內環境被破壞的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清洗方法不當,即清洗時把堿性的肥皂泡沫帶入了陰道。這種情況如果偶爾發生,影響是不大的,但如果經常發生就會造成陰道內環境改變,導致致病菌侵入及各種感染的發生,因此外陰清洗切忌把肥皂沫帶入陰道,當然更不能用肥皂水清洗陰道了。
肥皂是堿性物,使用肥皂洗下身,起了中和作用,無疑大大地削弱了這道屏障的威力。小女孩尤其不能使用肥皂清洗下身,小女孩的尿液呈中性或弱酸性,由于尚未發育,雌激素缺乏,小女孩的陰道分泌物也很少,如再用肥皂洗下身,這道屏障就不堪一擊了。
局部清洗時最好也不要使用香皂,因為有些香皂的添加劑可致局部的接觸性皮炎。
少女清洗陰道的正確原則
小女孩的外陰尚未發育完全,尿道短且外口暴露,容易受污染,陰道上皮抵抗力也低,一旦感染,細菌就可長驅直入,引發泌尿道感染、陰道炎等疾病。
一、適當清洗外陰,如非必要不要沖洗陰道,不破壞陰道的生態平衡,不讓外界的病侵入陰道。
二、備好自己專用的清洗用具、毛巾。清洗用具要使用前洗凈,毛巾使用后曬干或在通風處晾干,最好在太陽下曝曬,這有利于殺菌消毒。因毛巾日久不見陽光,容易滋生細菌。
三、大便后養成用手紙由前向后揩試凈,并最好養成用溫水清洗或沖洗肛門的習慣,若不揩凈,肛門留有糞漬,污染了內褲,糞漬內含有的腸道細菌會趁機拐入陰道,引起炎癥。
四、例假期間,要勤換衛生巾,潮濕的環境細菌最易繁殖。
五、不要使用堿性大的肥皂或高酸鉀等化學物質以免改變陰道正常的酸性環境。
保持陰部衛生注意要點
在公共浴室不亂放衣物;清洗外陰、洗滌內褲后再洗腳;不與其他人換穿衣服,尤其是內衣;清洗陰部的盆子、毛巾一定要專用,清洗外陰用的毛巾與盆不可用以洗腳,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患有手足癬的婦女一定要早治療,否則易引起霉菌性陰道炎;夏季衣著過單時盡量避免在公共汽車上久坐;不長期濫用抗生素和化學藥物沖洗陰道,以防菌群失調引起霉菌性陰道炎等等。
另外小編還想要補充的是,女性在月經期間應該清洗陰道呢?這時候要注意清洗器具的選擇,應當堅持一人一盆一巾一水,陰部與足部要分開洗,每天都應該進行外陰清洗和內衣褲更換。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其它的感染進入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