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一些小病,家里常會備各種常服藥物。但是藥物長時間存放就會面臨一個變質的可能性,這就要求我們會簡單的辨別。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用藥指南支招:怎樣來判斷藥物有沒有變質。
斷定藥物是否變質,最準確的就是通過醫學分析。但是日常生活中這種方法并不實際,我們要學會一些直觀鑒別方法。
怎樣判斷藥物是否變質
注射劑:觀察藥液是否澄明,有無變色等。注射劑除個別特殊的品種允許有輕微渾濁外,一般都是澄明的液體。凡有明顯渾濁、沉淀或結晶析出,經加熱不能溶解者均不可使用。還有些中草藥注射液在貯存中容易產生渾濁或沉淀,也不可使用。
片劑、膠囊劑:如發現藥片有受潮粘連、松片膨大、變形、裂片以及糖衣片變色或嚴重斑點、變花發霉等不可使用。如發現酵母片發霉生蟲,維生素C片氧化變色,阿斯匹林片遇潮后有醋酸的酸味,不可使用。有些中成藥如舒筋活血片吸潮后變棕褐色,藥片松散、粘連不宜使用。膠囊劑容易吸潮發粘,若內容物變質,則不可供藥用。
散劑:結塊發霉、變色粘連不可使用。
眼藥水:打開后要在3—5天左右用完。如發現存放的眼藥水有變色如絮狀物,不可再用。
酊劑、浸膏劑、糖漿劑:如檢查中發現有沉淀、發霉、變色等不可使用。如顛茄合劑貯存過久有沉淀析出,就不要再繼續使用;如有些止咳糖漿有發酵、發霉狀不可使用。
軟膏劑:一般較穩定,但應檢查其基質有無酸敗,異臭,亦應檢查有無油層析出或結晶析出。若有油層或結晶析出,經加工調勻后可使用,但若變色、異臭者則不能使用。
丸劑:變色、發干、霉變生蟲、有異味不能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對有毒或有刺激性的藥品不要嘗、嗅,以免發生中毒事故。
以上這些針對不同性狀的藥物的一些常用的鑒別方法,大家都學會了嗎?提醒大家的是,藥物的包裝不要隨便扔掉,上面有清楚地說明藥物的服用期限,這可以很好地提想你藥物是否可以繼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