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進入青春期的重要標志。但不少少女月經來潮以后,有時量多,而且有時淋漓不盡,一拖個把月,有時又一二個月不來,很不規則。這種病醫學上稱為“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有人統計,90%的姑娘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子宮出血。
該病是由于神經和內分泌所致。女孩子到了青春期,卵巢逐漸發育成熟,在卵巢內分泌的影響下,子宮內膜發生周期性的增厚與脫落變化而形成“月經”。所以說,月經實際上是卵巢有規律活動的反映。但是,女孩從月經初潮到18歲這段時期,內生殖器卵巢尚未發育成熟;下丘腦———垂體———卵巢功能尚不完善,卵巢功能很不穩定;再加上青春期少女情緒容易發生波動,學習、工作緊張,運動量大,以及環境、氣候的變化和營養失調等因素,均會影響大腦皮層對卵巢激素的調節作用,從而導致月經失調,子宮大量出血,出血嚴重者可引起重度貧血甚至失血性休克。
除功能性外,某些疾病也能引起青春期子宮出血,如宮頸息肉、子宮肌瘤、盆腔炎、多囊卵巢、卵巢腫瘤、血小板減少、甲狀腺及腎上腺疾病,以及某些藥物作用。所以,在治療處理前必須請醫生檢查確診、治療,不可亂服“調經藥”、“止血藥”了事,否則很可能貽誤病情。“青春期功血”的診斷和治療并不困難,只是有些姑娘害羞,常常獨自苦悶、驚慌,不敢就醫,乃至延誤治療、拖垮身體。總之,“青春期功血”可以說是青春期卵巢功能尚不完善引起的,不必過分緊張,但也應重視,并及時給予確診和適當的治療。否則失血過多引起貧血,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