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原理
通過自凝刀將射頻源介入到子宮肌瘤中,激發肌瘤組織進行等離子振蕩,離子相互撞擊磨擦產生生物熱效應,當溫度升高45℃超過時,肌瘤組織自身發生不可逆凝固變性壞死。
治療方法
在腹部B超監視引導下,將自凝刀經陰道、宮腔置入肌瘤中,啟動RFAS系統的治療開關,自凝刀不斷發射電磁波,使肌瘤組織逐漸產生生物熱效應,其治療范圍不斷擴大,當達到一定的凝固程度和范圍時,RFAS則自動報警并停止治療。
治療安全性
1、無創監視:僅用B超施行全程監視,對醫患雙方無創傷。
2、微創介入:B超清楚觀察和引導自凝刀在宮腔運行,不會損傷正常組織。
3、定位準確:B超能清晰地監視自凝刀,并能準確地將其引導介入到肌瘤預定部位。
4、效應可見:在治療過程中,B超能準確監視肌瘤的變性過程和范圍。
5、范圍可控:確定的功率和自凝刀完全可以控制肌瘤變性范圍。
6、程度可控:阻抗反饋控制系統可以保證肌瘤被凝固到壞死程度。
7、靶點治療:自凝刀直接從肌瘤中間開始產生凝固作用。
8、包膜作用:子宮肌瘤外包膜具有阻止熱量向外擴散的作用。
治療有效性
1、肌瘤組織細胞凝固變性壞死。
2、肌瘤血管操作閉鎖。
3、激素受體及肌瘤神經破壞。
4、治療完善后,肌瘤立即脫水并縮小20%。
5、治療后的子宮肌瘤有不同程度的縮小或消失。
技術新穎性
1、精選微創介入途徑。
2、開辟肌瘤中心靶點治療。
3、采用效果確切的自凝法。
4、定位、定量及定性治療。
5、治療過程及效果直觀、精確。
臨床意義
1、操作過程完全在B超監視下進行,不會操作正常組織和器官。
2、完全微創,治療時間短、創作少、痛苦小。
3、對女性生殖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無明顯損傷,以保其身心健康。
4、定位、定量、定性三結合的可見性治療方法,效果確切。
5、各級醫院的婦科醫生經過一定的培訓即可掌握此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