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月經周期有賴于中樞神經系統控制,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系統的相互調節及制約。任何內外因素干擾了性腺軸的正常調節,均可導致功血。根據排卵與否,通常將功血分為無排卵型及排卵型兩大類,前者最為多見,約占80~90%,主要發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見于生育期婦女。
青春期功血是以性腺軸的功能與調節不完善為主要原因。由于下丘腦周期中樞延遲成熟,僅有下丘腦持續中樞發揮作用,其結果使垂體分泌FSH多于LH,FSH的分泌使卵泡發育,發育中的卵泡分泌雌激素,但垂體對雌激素的正反饋刺激缺乏反應,使月經中期無LH高峰出現,故無排卵發生。長期大量雌激素作用,使子宮內膜過度增生,而發生無排卵型功血。尤其在精神緊張、過度勞累或因其他因素影響下,更易引起功血發生。更年期功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對下丘腦及垂體的正反饋作用消失,垂體分泌FSH及LH增高,缺乏LH中期高峰,不能排卵,子宮內膜發生增生過長而引起無排卵型功血。
無排卵型功血的臨床特點:因為無排卵,故無黃體形成,體內亦無孕酮分泌。雌激素水平隨著卵泡的發育及萎縮而增減。當雌激素水平不斷增多時,子宮內膜繼續增生,這時不發生出血,而當體內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時,可發生撤退性出血。臨床表現可能閉經一段時間后發生出血,出血亦可為無規律性,量的多少與持續及間隔時間均不定,有的僅表現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大量出血時,可造成嚴重貧血。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宮可稍大,質較軟,宮頸口松,宮頸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齒狀結晶,或不典型結晶。基礎體溫單相型。子宮內膜活檢多為單純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見腺瘤樣或不典型增生。有時也可呈萎縮性變。孕激素測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礎水平。
由于失血,患者體質多較差伴貧血,故應注意改善全身狀況。失血嚴重時應予以輸血,對不同年齡的患者治療上應有所不同。對青春期婦女以止血及調整月經周期為主,促使卵巢功能的恢復及排卵。對更年期婦女主要是在止血后,設法調整月經周期,防止出血過多過頻,使能順利渡過此期而進入絕經期。
若出血嚴重、年齡較大的婦女,應立即刮宮將異常的內膜刮除,多能迅速止血,繼之以激素等治療,刮除物需作病檢。青春期功血未婚婦女需作刮宮時應慎重,盡可能保守治療。另外可用止血藥物,如安絡血、止血敏、仙鶴草素、抗血纖溶芳酸、止血環酸及凝血質等。
血止后患者情況仍虛弱、頭暈、貧血嚴重者,可用中藥歸脾湯加減,滋補心、脾。同時口服鐵劑,以提高體質,增加血色素,必要時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