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步入更年期后絕經會伴隨而來,而且在絕經后,很多的女性會出現身體的不適,特別是骨骼健康極易出現問題,骨質疏松就是最常見的一種,那么為什么女性絕經后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的問題呢?
此癥的主要臨床表現有:腰、背、四肢疼痛,乏力,嚴重者活動受限甚至臥床不起;易因輕微外傷后引起骨折,可發現彌漫性骨壓痛;駝背或身材明顯縮短或發生壓縮性骨折。生化指標中血清骨鈣蛋白(bgp)即骨鈣素由成骨細胞合成,為骨形成的重要指標;血清堿性磷酸酶(akp),由成骨細胞 或肝臟產生,二者的活性不同,在肝功能正常情況下,可作為骨形成的指標;而尿鈣/肌酐(vca/cr)的比值,為骨吸收的指標。上述指標水平高于正常、低于正;蛱幱谡7秶,分別反映骨重建周期的縮短、延長或接近正常。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是骨吸收超過骨形成。
鈣缺乏原因是:
1)吸收不良,由于戶外活動及接受陽光少,維生素d缺乏,1,25一(oh)2vds在腎臟中生成減少,影響腸道對鈣的吸收。此外,老年人活動量減少,使成骨細胞的 性降低,而破骨細胞的活性相對增強,骨吸收增多,成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的因素之一。
2)鈣長期攝入不足。國內、外營養調查材料表明,膳食中的鈣量普遍低于標準量。老年人的活動及食量減少,鈣更加缺乏。
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1)激素替代療法。最好選用天然、短效、口服的雌激素制劑
2)攝入足夠量的鈣是防治骨質疏松的最基本方法。為防止絕經后婦女的骨丟失,需鈣量為1500毫克/日,65歲以上的婦女還應增至2500毫克/日。為了防止夜間禁食情況下骨丟失,宜在每晚睡前喝牛奶或服鈣 劑。
大家知道鈣元素是否能及時補充對于我們健康的意義,特別是對于骨骼的健康影響是很大的,對于步入中老年的女性朋友們來說更應該注重對鈣元素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