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生中大約有四十年光陰都跟月經脫不了關系,常有女性一遇到生理期就寧為男人,其實生理期的排經過程,就好像是一次健康的洗滌,如果調理得當,不但可以每個月將體內的廢物排出、活化新陳代謝、調整體質、讓皮膚更亮麗,如此得天獨厚的健康契機,要好好把握才對,只要掌握生理期的階段性飲食調理,以及注意生活上的小細節,做到月月照顧,就能天天健康。
如何在飲食生活方面做好自我照顧,對一生的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有人稱“月經”為“好朋友”,也有人說它是身體每月給主人的一封信,叫做“月信”,不管它叫什么,它都是女性最忠實的身體訊號,它來的時間、停留的時間、顏色如何、有無血塊等,都在在提醒你、告訴你身體是否健康;如果一切表現正常,那么你就可以放心了。和坐月子一樣,生理期的調養也有階段性的目標及方法,從生理期前、中、后三個不同的生理發展來調整體質、改善經期的不適,才能對癥下藥。
生理期生活守則
階段性調理外,還有幾點要確實遵守:
1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放松心情,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少做家事多休息。
2 、經期嚴禁洗頭,以防因血液集中頭皮、發根而導致經血排出受阻。
3 、生理期身體呈虛寒狀態,注意身體保暖,尤其是夏天在冷氣房最好能著長褲、長袖, 如果無法做到,至少不要讓關節部位受涼。
4 、避免久站、拿過重物品,才不會造成下腹、腰部的負擔而引起習慣性酸痛。
5 、不做激烈運動,以免導致子宮內淤血不易排出。
不過,生理期間的飲食生活注意事項萬萬輕忽不得,否則“好朋友”就會變成“壞朋友”,讓你每月難過。相反地,生理期雖是身體機能低下期,也是改善體質的時機。如果能夠在月經的前、中、后三期,攝取適合當時身體狀態之飲食,便可以調節女性生理上種種不均衡,是使皮膚細嫩油滑的美容良機。
目的在于舒緩經前癥候群,以清淡的飲食及適度運動為主要的解決方式。運動可以讓腦部生產較多的血清促進素( Serotonin )和內啡月太( Endorphin ),可以調節情緒,心情比較不會沮喪。飲食方面可因個人的癥狀而有不同的調整,例如生理前一周容易有煩躁不安、便秘、腰痛等癥狀,可以攝取促進腸胃活動和代謝的食物。
牛蒡、紅蘿卜、蓮藕、豆腐等,加排骨一起煮以調節身體的不均衡;容易暈眩、貧血者,則多吃姜、蔥、香辛料等,增加體力;有頭痛、關節痛及體重周期性增加的人,則要特別注意鹽分及水分控制,促進代謝;而咖啡因、酒精及尼古丁等刺激性食物,會使得易怒、焦慮、緊張和憂郁等常見的經前癥候群癥狀更加嚴重。
生理期間的調理重點在于促進子宮收縮,第一至二天,可吃適量的豬肝;此時體內熱量消耗大,所以甜食不必忌口,甚至肥胖者也需要食用適當糖份。第三至六天改吃腰花,幫助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廢物。生理期間應盡量避免油性及冰冷食物,這類食品容易造成腸胃負擔,而使消化機能低下,而筍、檸檬、香菇、咖哩、咖啡、冷性食物等也要禁口。多吃紅豆可以強心、利尿、消除疲勞;黑糖則可以幫助血液循環、去淤血是相當適合經期的食品。
生理期后一周
調養重點在于體力的恢復與強化,在經后一周內可多吃小魚、蝦,最好連頭、殼一起嚼食。多筋之肉類、豬牛肚等也要多吃,可恢復月經所消耗的體力。貧血者要多吃香辛料,可促進內臟機能之活動,增加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