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理期那點事兒:作為女性,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會有生理期。每個月,女性都要與自己的“老朋友”月經朝夕相處好幾天,有的人疲倦、有的人疼痛、有的人煩躁,似乎帶來了不少麻煩。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月經不僅是件“麻煩事”,它還能幫助女性辨明體質,找到適合自己的調理方法。
周期提前 多因過勞
月經周期不足21天,多由腎虛、氣虛或血熱造成,臨床上以氣陰兩虛最為多見。過度勞累或飲食失節最易傷氣,進而導致月經來潮提前。血熱者血流加快,也可能導致經期提前。除天生體質外,過量食用辛辣食物也會加重血熱癥狀。
月經周期超過35天,多因氣滯、血瘀或痰濕引發,導致沖脈任脈受阻,致使月經不暢,經期延后。其根源以腎虛所致精血不足最為常見,所以調養時應注意補腎中精血,可多食枸杞、山藥等。月經先后不定期多因腎虛或肝郁引起,兩者常夾雜在一起,時有偏重。
經期疼痛 活血化瘀
月經來潮時,經常會伴隨各種身體不適,其中以疼痛最多見,比如肚子疼、腰疼等。不同疼痛位置和類型,通常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很多女性每到痛經時就吃止疼藥來解決,這對身體很不好。痛經時,建議用生姜紅糖熬水喝,并注意多休息,避免著急、生氣、大怒等情緒,更不要貪涼。中藥調理也應堅持一定周期,一般3個月以上才見效,不要隨意中斷調理。
血黑有塊 艾葉泡腳
中醫認為,正常月經應顏色深紅、不稀不稠、不凝結、無血塊、無特殊氣味。在月經初始,可能量偏少顏色偏淡,到中期顏色加深,呈暗紅色,至經期即將結束,顏色可再次變淡。
但如果中期顏色仍然過淡,質地稀薄,應考慮虛證的可能,常見的用方有四君子湯、四物湯、六味地黃丸等。如果月經顏色偏暗甚至發黑、且有血塊,多與血瘀有關,可以試試局部熱敷,或用紅花、艾葉泡腳。月經顏色一直鮮紅也應當引起注意,這說明體內可能有熱,應少吃雞、羊等肉類,適當多吃百合、蜂蜜等清熱潤燥之品。
女性生理期那點事兒:臨床上,月經顏色要與經期、經量等綜合考量,再根據體質特點進行辨證施治。月經期是女人最脆弱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的保健工作一定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