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精神安慰治療。醫生將根據病人的癥狀特點,設計個性化的心理和行為治療方案,幫助患者調整心理狀態。
其次,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處方藥,使病人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如抑郁癥狀明顯的選用抗抑郁的藥物;有明顯焦慮及易怒的經前期綜合癥患者選擇鎮靜劑;以乳房脹痛、頭痛、腹痛等疼痛癥狀為主的選用前列腺素抑制劑等。
還有,合理飲食結構對緩解癥狀有幫助。應注意保持足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如維生素B6、維生素E;攝入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飲食可以改善經前期綜合癥的精神癥狀。不良的飲食習慣可以加重癥狀,因此,經前期綜合癥患者應限制食鹽量,避免或減少咖啡因的攝入等。
再有,讓患者家屬了解該病周期性發作的規律和預期發病時間,理解和寬容患者經前的行為過失,并協助調整經前的家庭活動,減少環境刺激,使患者的失控過失減少到最小程度。
預防保健 月經來潮前會出現一些不適現象,告訴你將要來月經。如不少青春少女在月經來潮前幾天會出 現情緒波動、易怒、失眠、頭痛和浮腫等癥狀,到月經來潮后,這些癥狀會逐漸減弱或消失。醫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少女之所以容易發生經前期緊張綜合征,與體內雌激素/孕激素的比值升高有關,體內雌激素過多或相對過多,致使體內水鈉潴留出現水腫、頭痛等癥狀。此外,平時情緒緊張、急躁、 憂郁的人也易發生經前期緊張綜合征。這種不適一般于月經來潮前7-14天開始出現,在行經前 2-3天加重,表現為精神緊張、神經過敏、煩躁易怒或憂郁、全身乏力、易疲勞、失眠、頭痛、思想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有的人還可以出現手、足、面部浮腫,下腹墜脹、疼痛以及乳 房脹痛等。這些精神癥狀和水鈉潴留癥狀,在月經來潮后消失或明顯減輕。 如何預防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發生?首先要解除精神上的緊張與思想上的負擔,坦然地對待月經來潮,盡量做到寬慰、放松。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飲食要少鹽,生活要 有規律,多參加一些文娛和體育活動,就可使癥狀明顯減輕甚至消失。對于癥狀比較嚴重的,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苯巴妥等鎮靜藥物或孕激素、雄激素等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