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2歲的劉鵑(化名)總是感到自己很煩躁,在家里和單位總是想找人吵架。這不,10月31日在單位就因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同事吵翻了臉。持續幾日的煩躁,無奈之下她來到醫院就診,專家在仔細了解病情后說,像她這種情況屬于經前緊張綜合征。在就診的患者中,許多女性都屬于這種病癥,大約占到就診患者的40%。
據專家介紹,經前綜合征是婦女在經前出現的一系列精神和軀體癥狀,隨月經來潮而消失的一種疾病。
臨床上,以月經前7-14天出現煩躁易怒、精神緊張、神經過敏、浮腫、腹瀉、乳房脹痛等一系列癥狀,并隨月經周期性發作為其特點。典型的經前綜合征在月經前一周開始,癥狀逐漸加重,至月經來潮前2-3天最為嚴重,月經來潮后突然消失。有些病人的癥狀持續時間較長,一直延續到月經開始后的3-4天才完全消失。
經前綜合征最常見于30-40歲的育齡婦女,一般沒有器質性病變,月經過后,癥狀緩解或消失。但它往往會給家庭生活帶來不愉快,甚至造成感情破裂,影響家庭和睦。
對于經前綜合征的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認為可能是月經周期變化中,內分泌平衡失調,引起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所致。這種病癥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
有關專家提醒廣大患者,經前期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多樣化,嚴重性也不一,因此針對不同的病人需要不同的治療。一般在經過積極正確的診治后,絕大多數經前綜合征患者的癥狀都可以得到明顯改善,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專家建議患者首先可采用精神安慰治療,這樣可幫助患者調整好心理狀態。其次,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處方藥,使病人順利度過這一時期。如抑郁癥狀明顯的,可選用抗抑郁的藥物;有明顯焦慮及易怒的經前綜合征患者選擇鎮靜劑;以乳房脹痛、頭痛、腹痛等疼痛癥狀為主的可選用前列腺素抑制劑等;合理飲食結構對緩解癥狀有幫助,應注意保持足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來改善經前綜合征的精神癥狀。
另外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可以加重癥狀,經前綜合征患者應尤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