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本是女性的一個標志性生理活動,是女孩兒變成女人的一個開始,《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這里的“天癸”就是女性的“月經”,男性則為“精”。同時,月經也是維持女性生育能力的必需元素,沒有了月經,女人要么是沒進入“青春”,要么是遠離了“青春”。而正是在這個“青春期”,月經的“調皮”,讓女人們吃盡了苦頭。
家住浦東的吳女士,痛經3年,月經不調6年,可謂是老牌“粉絲”了。長期遭受月經問題的困擾,同時血壓偏低,三年前做了卵巢腹腔鏡手術,面色偏黃,冬天畏寒,背部僵硬,小便頻數,睡眠差。后覺得確實不能再拖了,于是到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合作中心中經堂找專家尋求解決辦法。
中經堂專家張教授初診經過辯證,認為是氣血不足引起的。因此針對這個情況確立了以點穴順氣,循經通絡,透背熏蒸為主的方案。選取任脈,心,脾,肝,腎,膀胱諸經;以腎俞,八髎,膀胱俞,關元,氣海,命門,腰陽關,三陰交,足三里,脾俞,肝俞為主穴。
而且,張教授主張分為三個階段來調理這個問題。
第一階段:主調氣血不足問題,以點穴順氣調順腑氣、調暢背部督脈和膀胱經、疏通肝膽;以透背溫腎壯陽,舒肝解郁為主,
第二階段:主調臟腑和經穴,調整機體內部平衡,并鞏固第一階段療效。項目以點順和循經為主,主選膀胱經,八髎,腎俞,三陰交,氣海,關元,督脈,膽經。
第三階段:以補為主,保健為要,并進一步鞏固第一、二階段療效。項目仍以點順和循經,透背為主,重點選取章門,期門,太溪,心俞,脾俞,復溜,八髎,膀胱俞,命門,腰陽關,內關,神門,安眠,通里,曲池。
按專家指示,前期基本保持兩天一次調,但后期由于工作忙一段時間未來,后又重新回店調理。調理2次后,背部僵硬不適癥狀明顯改善,頸肩酸痛好轉;調理6次左右,睡眠稍微改善,小便頻數消失;調理15次后睡眠明顯改善,質量明顯提高,月經夾雜血塊消失,痛經消失;吳女士表示滿意,困擾她多年的月經問題,終于得到改善,能夠再回歸青春,讓她十分欣喜。
月經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我們要重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