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急診室來了一位女病人,由兩個家人攙扶著,蜷曲著身體,雙手捂著腹部,蒼白的面容因痛苦而扭曲著。值班醫生詢問病史和檢查后診斷她患有痛經,注射止痛針后病情緩解。這位40歲的何女士已痛經10年,開始時是每次月經來潮的第一、二天有輕微的下腹痛和腰酸,并未引起注意,癥狀逐漸加重,后來發展到整個月經期下腹痛,腰痛,必須服止痛藥和臥床休息方能緩解。近一年癥狀愈加嚴重,超量的止痛藥已不能解決問題,每次來月經都像得了一場大病,需由家人送到醫院急診打止痛針,而且月經量明顯增多,大塊大塊的血塊和血水像水一樣流出,由此導致重度貧血。她跑遍了省內各大醫院,診斷書上都是同一個病名:子宮腺肌病。中藥西藥她吃了一大堆,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重,醫生多次建議她把子宮切掉,可是何女士對輸血有很大的顧慮,因此遲遲下不了切子宮的決心。
當醫生告訴她介入治療可能解決她的煩惱時,她馬上按期就診。經過詳細的檢查,確診何女士確實是得了子宮腺肌病。這種病是由于子宮內膜跑到了子宮肌層,隨著月經周期出血而無法流出,形成出血灶,導致子宮增大、痛經、月經過多、不孕,而且癥狀進行性加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以往治療的最后手段只有切除子宮,而介入治療可阻斷病灶的血流供應,使異位的子宮內膜壞死而達到根治的目的,創傷極少,無需開腹切除子宮,恢復快,絕大部分的患者能達到治愈或明顯減輕癥狀的目的。何女士經過慎重考慮后選擇了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后,她僅有中度到輕度的下腹痛或臀部酸脹感,口服止痛藥即可控制,一周后癥狀基本消失。出院休息一周后何女士就正常上斑了,其月經量明顯減少,5個月后貧血明顯好轉,血紅蛋白值由5克上升至10克。如今,折磨她多年的痛經完全消失了,不僅臉色好了,人也精神了,像換了個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