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舞秋風:我每次來例假都要疼個三四天,厲害時不得不靠吃止疼藥來緩解,因此想了解一下痛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過藥物能不能治好?痛經時怎樣才能減輕疼痛?
徐佩安: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
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后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導致的。繼發性痛經也叫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原因多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還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痛經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發生的原因,之后再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痛經時可多喝熱的藥草茶或熱檸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熱敷墊或熱水袋,一次數分鐘。
常青樹:3個月前我上環了,原本還算正常的月經量,這幾個月明顯增多,這是什么原因?應該如何處理呀?
楊傳英: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因上環引起的月經量增多,如是的話,可考慮將環摘除,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放環后,第一次月經結束應到醫院檢查一次,3個月后再復查一次,以后每隔半年復查一次,如果有腹部劇痛、陰道分泌物增多、性交疼痛、月經結束后仍出血等情況,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雨薇西西:我打算明年要寶寶,可是近期體檢時發現患有中度宮頸糜爛,藥物治療能夠治愈嗎?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如果采用手術治療的話,是否會損傷宮頸影響生育呢?
徐佩安:宮頸糜爛事實上是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分輕、中、重三度,中度糜爛是指糜爛面積占宮頸面積的2/3。藥物治療效果并不明顯,會導致炎癥反反復復,不能徹底根治,建議用Leep術治療,治療后宮頸可“光滑如初”,不影響生育功能。
水中哭泣的魚:我今年51歲,去年1月做了子宮全切術后保留卵巢,最近發現陰道偶有淡色的血出現,這是怎么回事呢?
徐佩安:一般說來,子宮手術后的1個月之內,要盡量避免體力運動,多臥床休息,以減輕對陰道傷口的重力壓迫,讓傷口完全愈合。由于盆腔內的韌帶組織都有創傷,而且恢復較慢,子宮全切術后,休息時間一般為3個月,而且3個月內還要禁止房事和盆浴。手術后的病人在半年內要禁止挑水、提重物、拖地板等重體力勞動或活動。按照你所說的情況,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