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后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后腹痛加重,月經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
1、繼發性痛經。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后,針對原因進行治療。還有一種痛可能就是黏膜下的子宮肌瘤,所以它就向外部排,一排也會刺激,也是子宮高強調的收縮,還有一種是宮腔里面的粘連,本來血很通暢,被給堵塞了,“不通則痛”就是這個道理。
2、原發性痛經。所謂的原發就是查不出任何的病變來,就是生理的現象,就是你的感覺情況而已。原發性痛經的原因是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后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嚴重的痙攣性疼痛多發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婦女。如一開始即出現規律性痛經或遲到25歲后發生痙攣性痛經均應考慮有其他異常情況存在。
痛經的類型分以下幾種:
1、氣滯血淤: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坐臥不寧,月經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血塊,血塊排出后痛減,平時煩躁易怒,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黯或舌邊有淤斑淤點,脈弦或弦澀。
2、寒凝血淤:經前經期小腹冷痛或絞痛,得熱痛減,拒按,經量少,色紫黯,有血塊,塊下痛減,畏寒肢冷,舌質紫黯或有淤斑淤點、苔白滑,脈沉弦或沉緊。
3、胞宮虛寒:經行小腹冷痛,連及腰骶,喜溫喜按,經量少,質稀,色淡黯,腰膝酸冷,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潤,脈沉細無力。
4、濕熱淤結:經前經期小腹灼痛而脹,拒按,或伴腰骶部脹墜疼痛,或平時小腹脹痛,經來加劇,經色黯紅,質稠有塊,平時低熱起伏,帶下量多,黃稠,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