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經是一件十分難過的事情,那么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痛經呢?痛經是一種女性常見的月經病,常伴有下背部痛、惡心、嘔吐、頭痛或腹瀉。引起痛經的原因很多,治法也很復雜,但是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痛經,注意痛經期間的營養,通過科學而合理的安排飲食,對痛經的治療有積極的作用。
原材料:艾葉10克、菟絲子5克、大棗5枚、生姜3片、雞蛋2個
烹調方法:先將艾葉、菟絲子、大棗、生姜洗凈切好,將藥材、雞蛋加水同煮,待蛋煮熟后再煮3~5分鐘,去藥材渣取汁和蛋,飲湯食蛋。
用法:于經前7天開始服用,每日一劑,連續5天。
藥膳功效:
菟絲子性平味甘,具有補陽益陰,固精縮尿,明目止瀉之功效,常用于脾腎虛弱和肝腎不足所致胎動不安等,對腎虛消渴和白癜風也有一定的療效;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祛濕止癢之功效,常用于月經不調,痛經,胎動不安,心腹冷痛等癥狀;大棗性溫味甘,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精,養血安神,調營衛,解藥毒之功效,常用于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等癥狀。
用上述幾味藥材煮雞蛋對于寒濕凝滯引起的痛經有較好的輔助食療功效。
營養點評:
最新研究顯示,大棗中的環磷腺苷有抑制變態反應、中樞神經抑制、保肝、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粥樣和抗癌的作用;大棗中的多糖和中性多糖有明顯的抗補體活性和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大棗皂苷Ⅰ、Ⅱ、Ⅲ及酸棗仁皂素有抗突變作用、可以改善記憶功能;大棗中的三萜酸類化合物有抗癌作用;大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和類胡蘿卜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溫馨提示
此藥膳可溫經散寒,益氣養血,安胎養神,適用于血虛寒疑患者吃。但脾胃虛弱、大便溏薄、體有實熱者不宜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