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心情煩躁,“大姨媽”的到來不止帶來了不方便也帶來了痛苦,大多數女人都體會過痛經的疼痛,那真的是疼起來要人命,嚴重的在床上打滾想死的心都可能有,那么痛經怎么緩解,如何快速止痛就成為了女人們關注的焦點,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治療痛經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有幫助。
痛經怎么緩解
1、用酒精小棉球塞耳洞的方法這個方法簡單,易于操作,所以列為第一個,首先推薦。如果沒有酒精的話,用白酒也可以代替。將酒精小棉球塞進耳洞,一般五分鐘分鐘左右就會有效果。不過這種方法并不是對所有的痛經患者有效果,經過順一堂正在研究總結,現在貌似是氣滯血瘀導致的痛經是有效果的。不過建議廣大女生都可以試試。
2、這個姿勢是治痛經的,妹紙們痛的時候可以躺床上,貼掌腳跟漸漸最大限度上湊,大腿盡量貼床,放松并做幾次深呼吸,痛感會有很大緩解!順一堂提醒痛經的女生們,做這個運動的時候做好防側漏措施。
3、女福穴,也叫足臨泣穴,位于外踝前側約一寸的地方,肌肉微凸,極易辨認,可以用壓痛法取準,也就是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壓哪里,每次按壓8分鐘,酸脹感越強烈越有效。女福穴止痛效果非常好,對于婦科疾病的一切疼痛,如:痛經,產后子宮收縮疼痛,以及女子許多莫名其妙的疼痛都有顯著療效。
4、經前按揉三陰交對于每個月月經周期較準時的女性來說,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在經前一周左右時間,按摩穴位三陰交。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位于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位置。方法是用一側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對側三陰交穴大約1分鐘左右,以自己感到有酸脹感為宜。這樣能夠讓經血下行,在經前下腹部、腰骶部出現疼痛時操作,會讓瘀滯的經血排出,疼痛也會隨之消失或減輕。
5、平躺在床上,兩腿彎曲,從上腹部向下推,反復5~10次;用掌根在腹部順時針按摩腹部5~10次;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肚在肚臍周圍反復旋轉按摩3~5分鐘,使之產生溫熱感;從大腿內側、腳髁骨內側到腳骨的沿線,用手掌根部及手指指腹按摩,能消除下腹部緊張,尤其是腳髁骨內側三指寬上的穴位(三陰交),對消除痛經極為有效;從肚臍以下,約四指寬度距離的下方,到陰毛際的邊緣,也是按摩痛經的有效穴位。將四指并攏,用中指慢慢做指壓,能消除痛感。
6、經期按揉十七椎如果月經已至,則在經期可以按摩十七椎穴。十七椎在《千金翼方》中被稱為“背部奇穴”,別名又叫“腰孔穴”,位于腰部的后正中線上,第五椎棘突下。尋找穴位時,可以用手壓一壓,如果有明顯的痛感,就是找對了位置。同時,用拇指指關節加點力度,按揉該穴,感覺按揉時有輕微的痛感,不能只按,一定還要揉,才能讓血脈暢通,大約3~5分鐘,疼痛就能有所緩解。這種按摩養生止痛的方法不是所有痛經的女性都適用,它只適用寒性體質者,就是手腳通常冰冷,經血中有大量的血塊的女性。
痛經怎么辦?如何快速止痛!
1.每晚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熱牛奶 很管用的。
2.痛時 喝一杯加入姜末的熱紅糖水 會緩解一些。
3.實在很痛的話,吃點止痛藥,最好是副作用小的 吃一片止痛十二小時的 比如 芬必得 這對身體傷害會小些 止痛藥不要經常吃,盡量少吃。
原發性痛經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婚后或產后會慢慢好起來的。
治痛經家用簡妙方:
(1)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解熱鎮痛藥物如散利痛、奈普生片等進行止痛;口服顛茄片或阿托品等藥物以解除痙攣性疼痛。
(2)取大當歸一支,切片用水煎服。
(3)取艾葉”克,加紅糖用水煎服。
(4)取炒五靈脂10克、蒲黃6克、丹參30克,水煎服。
(5)取干絲瓜:條,加水:碗煎服。
(6)取食鹽250克,將鹽炒熱,用布包好溫熨小腹,待不燙皮肉時,包扎在小腹部上。
(7)取丹參9克,研為細未,調酒服。
(8)取苦參30克,研為細未,調醋吞服。
(9)取生姜15克,紅糖50克,煎水服。
(10)取黃花(金色)60克,羊肉或瘦肉6O克,米酒250毫升,加適量水燉,吃湯及肉。每日:劑,連服數日。
(11)取小植炭30克,紅糖30克,水煎服。每日:劑,分之次服,連服1一2劑。
如果每個月都不再為痛經而苦惱,那是多么高興的一件事情呀,因此,牢記上面的治療方法,讓你每個月如廣告詞一樣“月月輕松”,而不是月月叫苦連天,如果上訴方法并沒有幫到你,建議去醫院看看,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