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現代社會,不難發現,大部分女性都出現痛經的癥狀,其帶來的強烈疼痛感,給患者帶來了不小的困擾。那么,什么是導致痛經的幕后黑手呢?現在我們就一起把它們揪出來。
什么是導致痛經的幕后黑手?
“疑兇”一: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引起繼發性痛經的罪魁禍首,其主要癥狀是漸進性痛經。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擴散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部。常在經前1~2天開始,經期第1天最為劇烈,持續至經后逐漸消退,所以經期時間較長者往往疼痛持續的時間也長,這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表現最為突出。
“疑兇”二: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導致的痛經通常是大范圍的疼痛,同時,該病會造成盆腔充血,也可能導致月經來潮時經量過多或月經過頻。輕微的盆腔炎一般沒有癥狀,重者多有白帶增多、痛經、月經淋漓、下腹隱痛、小腹下墜、腹脹腹瀉、尿頻尿熱、性交痛等癥狀。建議女性一旦出現持續痛經難忍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疑兇”三:子宮粘膜下肌瘤
子宮粘膜下肌瘤是突向子宮腔內生長的子宮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蓋著子宮內膜,增加了子宮內膜面積,且在宮腔內占位,影響經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宮異常收縮,發生痛經,通常是壓迫疼痛感,并伴有月經量多及周期紊亂。因為肌瘤向宮腔發展,其鄰近器官會出現壓迫癥狀,當肌瘤紅色變性時或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時,可發生劇烈腹痛。
“疑兇”四:慢性宮頸炎
如果腰、骶部疼痛,下腹墜脹,并在月經期、排便或性交時加重,就需要考慮是慢性宮頸炎引起的。宮頸炎的發生與性生活有關系,自然或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以及分娩都可造成子宮頸損傷而導致炎癥。宮頸炎的常見癥狀主要有白帶增多、膿性、有異味,白帶中夾有血絲、產生血腥白帶或性交出血,常伴有外陰瘙癢、腰骶部疼痛,經期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