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科學家們的深入研究,終于發現了這樣一條規律:對于歐美國家的少女,盡管月經初期的年齡在過去100多年中發生了明顯變化,但少女村潮時的體重卻始終維持在47公斤左右,這就提示青春期的發動,似乎與體重的觸發有關。
美國曾經報道了一個很有趣的病例,這是一位身高169.2厘米的女游泳運動員,她從7歲開始訓練,月經初潮在15.4歲出現,但月經過少,周期間歇為6個月。這位女選手身體極瘦,體重僅48.9公斤,是按她的身高計算出標準體重的82.5%,比按規律月經周期所必需的體重要少21公斤。
醫生勸告她說,你應當增加自己的體重,否則將會出觀目經紊亂。雖然她對醫生的遠見規勸將信將疑,但是增加食量使體重增加了23公斤,結果出現了月經;而在下一個月,她又設法減輕了2.3公斤的體重,結果未再出現月經。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女性初潮年齡提前的原因,是由于社會、營養、衛生等各方面條件改善,使月經初潮出現所需要的臨界體重提前達到所致。如果您日常稍加留意,也可能會發現中度胖的女孩比瘦女孩的月經初期先至;營養不良會使司經初潮推遲。體重低于臨界體重的厭食女孩,常可招致閉經。
科學家們解釋道,由于女性的乳房、腹部、大網膜和長骨骨髓中的脂肪組織,可使雄激素變成雌激素,所以脂肪組織是雌激素的一個重要的性腺外來源。脂肪組織的量,可以直接影響體內控制月經周期的內分泌調節。一定身高的最輕體重,可以代表體內臨界的瘦/肥比例。女性應當維持這種最低的比例,使體內保持足夠多的脂肪.月經周期才能正常。
當然,對于以上看這,醫學界目前尚有爭論。另外,要通過體重或體重增加速度來預測月經初潮的年齡,也十分困難。不過,我們由此看出,瘦骨嶙峋、弱不禁風的“林黛玉”們,絕非現代健美的楷模,相反,體重適中,骨清神秀、容光煥發,才更能顯示女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