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女性的月經周期為28天左右,如果月經來潮周期總是提前7天以上,甚至1個月內兩次來潮者,則稱為“月經先期”,亦稱“經期提前”或“經早”。如僅超前3-5天,且無其他明顯癥狀,屬正常范圍。偶爾超前一次,也不算經期提前。
“經期提前”的成因:
中醫認為,月經能否正常來潮,與肝、脾、腎以及沖任二脈關系最大。而導致月經提前的原因,主要與以下兩種因素關系最為密切。
因素一:血熱
素體陽氣盛,或過量食用辛辣食物和補品,或情志抑郁,或久病失血較多的人,都容易血熱。血得熱則枉行,流速也加快,以致經期提前。《丹溪心法》說:“經水不及期而來者,血熱也。”血熱又有實熱、虛熱,肝郁化熱之別。
因素二:氣虛
飲食失節或勞累過度的人最易損傷脾氣。脾是血的“管理者”,“管理者”孱弱,“被管理者”難免乘機“興風做浪”,導致月經提前來潮。如《景岳全書婦人規》云:“若脈證無火,而經早不及期者,乃心脾氣虛,不能固攝而然。”
遏制“經期提前”的中醫之道:
對月經提前的治療,國醫國藥比現代醫學療效更為確切。祖國醫學認為,月經提前的治療原則,重在調經以治本,一般而言,如先病而后月經提前,當先治病,病去則經自調;若因經不調而后生病者,當先調經,經調則病自除。
一、“經期提前”之實熱型:
信號:月經提前,量多,顏色深紅或紫紅,質地黏稠,心胸煩悶,面紅口干,尿黃便秘,舌紅苔黃。
·治宜清熱涼血,方用清經湯加減。
方例:丹皮10克,地骨皮10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青蒿12克,黃柏10克。
若口干口渴較重者,則加元參、知母清熱生津;若經血量多且數日不減者,加黃連、炒梔子、側柏炭、阿膠等清熱止血。
·藥膳:
藕柏飲取生藕節300克,側柏葉100克,搗爛取汁,加冰糖適量,用溫開水沖服,每日兩次,經前連服3-5天。
地黃粥鮮生地洗凈切片,煮濃汁濾出,粳米粥加蜜(或冰糖)適量,入地黃汁100毫升,調勻,每日服兩次,每次250毫升左右,經前連服4-6天。
大薊速溶飲鮮大薊2500克,洗凈切碎,加水適量,中火煮1小時,去渣,以文火濃縮。停火待溫,入白糖500克,攪拌均勻,冷卻晾干。每次10克,沸水沖服,每日3次,經前服用。
·食療:
取干芹菜50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汁液,可常服,療效顯著。
取絲瓜籽50克,刺菜30克,水煎,加白糖適量內服。
取干芹菜50克,金針菜15克,加水300毫升,煎取200毫升汁液,月經前每天服1劑,連服5-7天。
二、“經期提前”之虛熱型:
信號:經期提前,量少,顏色紅,質地黏稠,手足心熱,兩顴潮紅,舌紅少苔。
治療大法以養陰清熱為主,方用兩地湯。
方例:生地15克,玄參10克,白芍15克,麥冬10克,地骨皮10克,阿膠10克(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