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后,易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者小腹冷痛,往往還伴有胸肋、乳房脹痛、手足冰涼、腰酸、下腹墜脹等現象,這在醫學上常稱為痛經病。而痛經的病根是主管女性生理系統的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所謂“不通則痛”,而主要還得從月經不調入手。
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有兩大類:
1、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主要是下后腦-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經病。
2、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癥、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顱內疾患;其他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持功能異常、糖尿病、席漢氏病等;肝臟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內分泌制劑或采取宮內節育器避孕者均可能發生月經不調。某些職業如長跑運動員容易出現閉經。此外,某些妊娠期異常出血也往往被誤認為是月經不調。
臨床上診斷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性的月經病,必須要排除上述的各種器質性原因。
疾病概述
月經周期不準,超前,落后,無定期,經量過多、過少,色澤紫黑或淡紅,經血濃稠或稀薄,痛經等,統稱之為月經不調。
自診要點
1 月經周期提前或錯后7天以上,或先后無定期。
2 月經量少或點滴即凈或者月經量多或行經時間超過8天以上。
3 痛經。
治療建議
西醫認為月經不調多屬于內分泌輕度失調,缺少有效的調整辦法。可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選用中成藥調理:
(1)屬血熱型的,癥見月經不調,經血色紅或有紫塊或深紅,質粘而稠,心胸煩悶,面紅口干,咽干口燥,顏面潮紅,尿黃便結,舌紅苔黃。治宜清熱涼血,可服固經丸、清經散膠囊等。
(2)屬肝郁化熱型的,癥見月經不調,經行不暢,胸脅乳房及小腹脹痛,胸悶不舒,煩躁易怒或善嘆息,噯氣食少,經血色紅或紫,舌邊尖紅,口苦咽干,苔薄黃。治宜疏肝解郁清熱,可服調經止帶丸、逍遙丸、丹梔逍遙丸等。
(3)屬氣虛型的,癥見經行先期,或經期延長,量多色淡質清稀,神疲肢軟乏力,心悸氣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墜,舌淡苔薄。治宜補氣攝血,可服補中益氣丸、歸脾丸等。
(4)屬血虛型的,癥見經期錯后,量少色談,質清稀,頭暈眼花,心悸怔腫,少寐多夢,面色萎黃無華,舌淡少苔。治宜補血益氣,可服婦科調經片、婦寧丸、八珍益母丸、當歸補血膏、八寶坤順丸、十珍香附丸、寧坤至寶丹、加味益母草膏、婦科十味片、安坤贊育丸、參茸白鳳丸等。
(5)屬血寒型的,癥見經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熱則減,或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苔薄白。治宜溫經祛寒,可服女青春、十二溫經丸、女金丹、女寶、艾附暖宮丸、調經丸、溫經丸等。
(6)屬氣滯型的,癥見月經延后,量少色暗有塊,小腹脹甚而痛,胸脅乳房脹痛,舌質暗,治宜理氣活血,可服七制香附丸、婦科養神丸、婦康寧片、婦寧片、婦寶沖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