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怎么辦,如何調理?月經不調是指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異常的一類疾病。包括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經期延長、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等。
月經不調的病因病機,主要是七情所傷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腎氣不足,多產房勞,勞倦過度,使臟氣受損,腎肝脾功能失常,氣血失調,致沖任二脈損傷,發為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亂,有以下幾種情況:
1.功能性子宮出血。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由內分泌調節系統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是月經失調中最常見的一種,常見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病例屬無排卵性功血。
2.閉經。指從未來過月經或月經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個周期以上,前者為原發性閉經,后者為繼發性閉經。
3.不規則子宮出血。包括:月經過多或持續時間過長。常見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殖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月經過少,經量及經期均少;月經頻發即月經間隔少于25天;月經周期延長即月經間隔長于35天;不規則出血,可由各種原因引起,出血全無規律性。以上幾種情況可由局部原因、內分泌原因或全身性 疾病引起。
4.絕經后陰道出血。指月經停止6個月后的出血,常由惡性腫瘤、炎癥等引起。
氣血兩虛型:
月經周期提前或錯后,經量增多或減少,經期延長,色淡,質稀。或少腹疼痛,或頭暈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蒼白或萎黃,納少便溏。舌質淡紅,脈細弱。治療宜氣血雙補,可用補中益氣丸、十全大補丸、烏雞白鳳丸、八珍益母丸、八寶坤順丸、女金丸、當歸調經丸、當歸紅棗顆粒、歸脾丸、四物合劑等。
血寒型:
經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塊。小腹冷痛,得熱減輕,畏寒肢冷。苔白,脈沉緊。治宜溫經散寒。可用艾附暖宮丸、田七痛經散、金匱溫經丸等。
血熱型:
1、實熱型:月經先期,量多,色深紅或紫,質稠粘,有血塊。伴心胸煩躁,面紅口干,小便短黃,大便燥結。舌質紅,苔黃,脈數。治宜清熱涼血、調經止血。可用風輪止血片、四紅丹等。
2、虛熱型:經來先期,經期延長,量多,色紅,質稠。或伴兩顴潮紅,手足心熱。舌紅,苔少,脈細數。清熱滋陰、調經止血。可用固經丸。
氣滯血瘀型:月經先后無定,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塊,經行不暢。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脘悶不舒,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澀。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可用逍遙丸、七制香附丸、慈航丸、少腹逐瘀丸、月月舒沖劑、失笑散、當歸浸膏片、婦科得生丸、調經補血丸等。
腎虛型:月經周期先后無定,量少,色淡紅或黯紅,質薄。腰膝酸軟,足跟痛,頭暈耳鳴,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脈沉弱或沉遲。治宜補腎調經。可用女寶、嫦娥加麗丸、定坤丹、鹿胎膏等。
中醫調理
中醫講究辯證施治,找到根本之后方可治療,綜上所述,月經不調之根本之 血虛、腎虛、血寒、內分泌失調,中醫藥精華中的鐵靈芝,可以在補血的同時再調理機體,達到根本治療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