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左右月經失調的危害:
皮膚明顯出現色斑,松弛、晦暗無光,毛孔粗大、粗糙、痤瘡不斷等不正常現象的女性。女性體內的毒素沉積,不利與子宮和卵巢的排毒,衰老,不孕不育。
30-40歲之間月經失調的危害:
出現內分泌紊亂,如月經不調、老年斑、外陰干燥、性欲減退等女性第二性癥明顯衰退、減弱者以及出現更年期癥狀的女性。
40-55歲之間月經失調的危害:
出現失眠、精力體力下降、記憶力減退、骨質疏松等更年期癥狀的女性;
55歲以上月經失調的危害:
腎功能大幅下降,卵巢基本萎縮的中老年女性。
汗、皮膚潮紅等。一般發生在45~52歲之間,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
經量增多:月經量>80ml或經期延長但周期基本正常
提示:子宮肌瘤,其他如子宮腺肌病、排卵性月經失調、放置宮內節育器均可有經量增多。
危險指數:★
周期性不規則陰道出血
提示:多為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但應注意排除早期子宮內膜病變。
危險指數:★★★★
持續性陰道出血 提示:一般多為生殖道惡性腫瘤所致,首先應考慮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的可能。
危險指數:★★★★★
停經后陰道流血
提示:應先考慮與妊娠有關的疾病,如流產、異位妊娠、葡萄胎等:也可能為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或生殖道惡性腫瘤。
危險指數:★★★★★
陰道流血伴白帶增多
提示:子宮內膜病變或子宮黏膜下肌瘤伴感染。
危險指數:★★★★★
性交后出血
提示:性交后立即有鮮血出現,應考慮早期宮頸病變、宮頸息肉或子宮黏膜下肌瘤的可能。
危險指數:★★★
經間期出血
提示:若發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15日,歷時3~4日,且血量極少時,多為排卵期出血。
危險指數:★
經間或經后點滴出血
提示:排卵性月經失調或放置宮內節育器的副反應。也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危險指數:★★
間歇性陰道排出血水
提示:應警惕有輸卵管病變的可能。
危險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