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每月總要面對那讓人歡喜讓人憂的生理期,每當月經來臨時女人的身心會出現或輕或重的“經前癥候群”,包括躁動、情緒不穩、胸脹、食欲改變、、長痘痘等。營養專家教你經期這樣吃,可改善女性月經失調。
八大飲食原則,讓女人好自在
1避免吃太熱、太冰溫度變化太大的食物。
2在兩餐之間吃一些核桃、腰果、干豆等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
3即將面臨更年期的婦女,應多攝取 牛奶 、小魚干等鈣質豐富的食品。
4.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咖啡、茶等飲料會增加焦慮、不安的情緒;可改喝大麥茶、薄荷茶。
5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午餐及晚餐多吃肉類、蛋、豆腐、黃豆等高蛋白食物,補充經期所流的營養素、礦物質。
6定時定量。可避免血糖一下升高、一下降低,減少心跳加速,頭暈、疲勞、情緒不穩定等不適。
7有大失血情形的女性,應多攝取菠菜、蜜棗、紅菜(湯汁是紅色的菜)、葡萄干等高纖質食物來補血。
8.新觀念:經期吃糖?很多人都說,吃甜食可改善經期的不適,于是乎紅糖,甜餅干或巧克力,幾乎已成為女性經期的“常備藥”。
營養師說,進食高糖類的甜食,會讓血糖急速上升,的確具有穩定情緒的作用,但血糖一但下降時,反而造成更大的落差,情緒容易不穩定。英國雜志也報導;經期刻意吃甜食,不但無法改善經期不適癥狀,反而可能因為血糖不穩定,影響體內荷爾蒙的平衡,加重不舒服的感覺。
日常飲食,要多注意
如果是月經過多、口干如燥、失眠、頭痛的人,平日就要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木耳、百合、綠豆、菊花茶等清涼食物改善體質。月經量少、腹痛、怕冷、拉肚子、月經遲來者,平日要忌吃生冷食物,多吃大棗蓮子湯來補血。肥胖、月經遲來、量少、痰多的人,平日要少吃瓜果、冷飲、蜂蜜、甜食等。
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注意一些“小節”,往往對預防婦科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公共浴室不亂放衣物;清洗外陰、洗滌內褲后再洗腳;不與其他人換穿衣服,尤其是內衣; 清洗陰部的盆子、毛巾一定要專用,毛巾要定期煮沸消毒,患有手足癬的婦女一定要早治療,否則易引起了霉菌性陰道炎; 夏季衣著過單時盡量避免在公共汽車上久坐; 長期濫用抗生素和化學藥物沖洗陰道,以防菌群失調引起霉菌性陰道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