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是月經不調,但是中醫通過辯證法將其分為8種類型,雖然每種類型的月經不調或有一些相似的癥狀,但是治療方法卻各不相同,下面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各種類型月經不調的主要癥狀及治法和方藥吧。
1、脾腎氣虛型。
主證:月經周期紊亂,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來,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量多,經色淡,質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腹冷墜,納呆便溏,夜尿多。舌質淡胖有齒印,苔白,脈細無力,尺脈弱。
治法:健脾補腎,益氣調經。
方藥:舉元煎合歸腎丸加減。
2、肝腎陰虛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提前,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色鮮紅,量或多或少,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于口燥,失眠多夢,小便黃少,大便于結。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養肝腎,清熱調經。
方藥:二至丸合兩地湯加減。
3、氣血虛弱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延后,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小腹空墜,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治法:益氣養血調經。
方藥:滋血湯加減。
4、肝郁氣滯型。
主證:月經周期紊亂,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來,或先后無定,經量或多或少,經行不暢,經色紫紅,夾血塊,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脘悶不舒,時嘆息,暖氣食少,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調經。
方藥:逍遙散加減。
5、血寒型。
主證:月經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夾血塊,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肢冷。舌質淡黯,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經散寒調經。
方藥:溫經湯加減。
6、血瘀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延后,經量或多或少,經期延長或縮短,經色紫黑,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排出后疼痛減輕。舌質紫暗,有瘀點瘀斑,苔薄白,脈細澀或弦澀。
治法:活血祛瘀調經。
方藥: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加減。
7、痰濕型。
主證:月經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紅,質粘膩如痰,形體肥胖,胸悶嘔惡,帶下量多,色白,質粘膩。舌質淡胖有齒印,苔白膩,脈滑。
治法:化痰燥濕調經。
8、濕熱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提前,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色暗紅,量或多或少,質粘膩,可有臭穢,平時帶下量多,色黃白,小腹疼痛,胸悶嘔惡,口膩納呆,小便黃短,大便爛,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熱利濕調經。
方藥:四妙散加減。
以上是中醫對月經進行辨證治療的方藥,但是中醫博大精深又細致入微,不是我們自己能夠輕易掌握的,所以,本篇只作為月經不調的辨證參考,有對癥者需要用藥調理,還是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后酌情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