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常常感到手腳冰冷、用熱水袋熱敷會感到舒服,經期后感到貧血、身體虛弱……許多女性來月經時都會出現上述的感受。于是,久而久之,坊間開始流行起“月經不調為氣虛、血虛所致”的說法。吃紅棗桂圓、芝麻阿膠等各種經期滋補方也一直流行不殆。
健康專家提醒,女性要“調月經”,首先要正確辨認自身體質,對癥下藥才能解決問題。濫補誤補不但無益,還可能起反作用。
在中醫婦科理論中,月經不調的主因為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生活所傷、體質因素等。體質稟賦于父母,但受后天環境、飲食、精神、心理、性格、情緒等因素影響大。因此,體質因素導致月經不調,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如果月經周期不正常,經期也不正常,如果是更年期婦女,內分泌失調的可能性更大,需檢測各項血清性激素的水平。
如果月經周期正常,僅經期延長,并伴有貧血,則器質性病變的可能性大,常見的有子宮肌瘤(尤其是子宮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等。
另外還要排除全身性疾病導致的月經過多,如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