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梁姨月經一向比較規律,但最近開始出現了月經紊亂。一開始她以為只是更年期內分泌失調所致,后來到醫院檢查,宮腔鏡下可見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粗,取異常病灶進行活檢,結果出來后,梁女士十分震驚:月經紊亂竟是子宮內膜癌惹的禍!由于及時發現,子宮內膜癌還沒發展為晚期,治療效果較好。
專家提醒,對于絕經后出現陰道出血,或尚未絕經的婦女出現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特別是已經超過絕經年齡仍未絕經的婦女,就要提高警惕。不要把這種月經過多或非經期陰道流血的“警報”當成是“月經不調”從而延誤治療。
發病:
50歲以上的絕經婦女多發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婦科副主任醫師譚曉嫦介紹,子宮內膜癌已成為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腫瘤之一,好發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女性,其中以50歲以上的絕經婦女最多見。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而且還出現了發病低齡化的苗頭。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雌激素的長期刺激有著密切的關系,如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綜合征、能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等,都可導致體內雌激素長期處于較高水平。在這種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下,子宮內膜“瘋狂”地增生,最終導致癌變。這種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還跟現代社會一些女性長期服用某些保健品、滋補品有一定關系,因為這些滋補品中大多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同樣也可以對子宮內膜產生不良刺激。此外,肥胖的女性,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女性,未婚、未育的女性,絕經年齡延遲的女性,有癌瘤家族史的女性等,也都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