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周期是否正常也是反映女性身體健康的一大標準,但是月經周期是如何算出來的呢?只有清楚的了解月經周期的算法,才能在身體出現異常的時候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來為你說說月經周期的計算方法吧。
出血的第1天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1天的間隔時間稱為月經周期,因此月經周期的計算應包括月經來潮的時間。有些女性只計算月經干凈的時間,這樣就可能認為月經周期縮短了,臨床上有的婦女常自訴月經不正常,一個月月經來潮兩次。其實仔細算來,月初及月末各來潮1次也是正常的。正常月經周期為28~35天,周期長短可因人而異,提前或錯后7~10天可視為正常范圍,只要能保持一定的規律性就不能認為是月經不調。
末次月經是指距就診日最近的一次月經,應從出血第1天計算。但需注意,末次月經系指此次月經與通常一樣的行經持續時間及量,不要將陰道不正常出血誤認為是月經。此種出血一般量較月經少,時間或短或延長,或失去平時月經來潮的規律。
月經來潮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7天,出血量在100毫升之內,以第2~3天為最多。月經血一般呈暗紅色,不凝固,除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一般女性月經期無癥狀,少數人可有下腹或腰骶部下墜感、乳房脹痛、便秘或腹瀉、頭痛等不適,一般不影響日常的工作、學習及生活。
女性月經周期是有規律的,并且我們還能根據月經周期計算排卵期,為女性做好避孕準備。對于月經周期不規則的女性,就無法準確的推算出月經周期,也無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因此了解月經周期的計算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