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與8種婦科病有關 《健康世界》
當痛經發作時,你會痛苦不堪,然而發作過后,你是否因太忙而忽略,或因別人的某些“經驗”而不在意?西醫、中醫專家提醒你,別人的痛經可能與你的痛經完全不一樣,許多“經驗”也許在你這里不會有效。
專家簡介
柴松巖:京都婦科名醫,1997年榮獲全國名老中醫稱號,F任北京中醫醫院婦科教授,主任醫師。衛生部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中醫學會婦科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理事、《北京中醫》雜志編委。擅長診治各種類型的閉經(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閉經溢乳綜合征等)、崩漏(功血/子宮內膜增殖癥)、痛經(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月經稀發量少、絕經前后諸癥(更年期綜合征);各型不孕癥、石瘕(子宮肌瘤)、腸覃腹痛(卵巢囊腫、附件炎性包塊等)以及妊娠病、產后病、多種婦女疑難雜癥。
王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主任醫師,首都醫科大學副教授。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共發表科研論文10篇。對遺傳咨詢、優生優育及各類高危妊娠、妊娠合并癥、并發癥的診斷處理,各種產科危重急癥的搶救,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你有痛經的煩惱嗎
工作、家庭生活忙忙碌碌的你,有痛經的煩惱嗎?生活中的煩心事兒已經夠多了,如果還添加了痛經,這種日子怎么能夠輕松。在寒冷的冬天,手腳冰冷加上痛經, 真是雪上加霜?墒,痛經來了,你要是覺得經期過后疼痛就會消失而忽視它,那你就可能延誤了多多種婦科疾病的治療,從而導致病情加重。
兩類痛經的區分
痛經一般分為原發性痛經與繼發性痛經二類。
原發性痛經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最常見于25歲以下未婚未產的婦女,大多在初潮后6—12月發病,大多到育齡、婚后會緩解,甚至癥狀消失。
繼發性痛經有明確的病因,常見于育齡婦女,特別是30歲后的已婚婦女,其生殖器官發生了器質性病變,婦科檢查可發現子宮增大、活動受限、有壓痛;附件增粗或片狀增厚、有壓痛。須到正規醫院看醫生,通過對癥治療好原發病,才能消除癥狀。
追尋發病機理
祖國醫學(中醫)認為,痛經是經血不暢、氣滯血瘀所致,“不通則痛”是中醫最根本的觀點。
而西醫學認為,痛經的發病機理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子宮的過度收縮。
(2)子宮不正常收縮,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3)與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有關。痛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以及經血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均明顯高于正常婦女。
繼發性痛經八大病因
病因一:子宮內膜異位癥
病因二:慢性盆腔炎
病因三:子宮肌腺癥
病因四:子宮粘膜下肌瘤
病因五:慢性宮頸炎
病因六:盆腔淤血綜合征
病因七:生殖道畸形
病因八:子宮頸或宮腔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