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例:一名16歲的高一女生,發現內褲上總是粘著很多分泌物,而且氣味很重。于是媽媽帶她到醫院檢查,發現宮頸有異常,最后病理切片確診為宮頸癌。這個結果令全家人感到非常意外,沒結婚的小女孩怎么也會得這種病呢?
市腫瘤醫院院長兼婦瘤科主任周琦說,原來宮頸癌的平均發病年齡為52歲,但近年來,年輕女性患宮頸癌的發生率明顯增加,該院最小的宮頸癌患者年齡僅15歲,住院病人中以26至35歲已婚女性年齡群最多見。
過早性行為、性傳播疾病、慢性炎癥是罪魁禍首
周院長說,宮頸癌年輕化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與性行為相關。初次性交年齡在15歲以前,且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患宮頸癌的危險性將增加5至10倍。
二是與性傳播疾病中的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密切相關。病毒的感染可以是通過性交互相傳染,也可以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物體傳染。
三是由慢性宮頸炎等細菌感染遷延所至。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預防宮頸癌
周院長說,宮頸癌是全球婦女惡性腫瘤中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女性中發病率居第一位。全世界每年有20多萬婦女死于宮頸癌,同時宮頸癌是目前唯一可以做到早期發現的婦科疾病。
現在隨著女性生活習慣的改變,宮頸癌的發病年齡有提前的趨勢。宮頸癌的發生與早婚、早育、多產、衛生習慣不良及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等因素有關。宮頸癌從早期的炎癥發展到惡性的癌變需要6到8年的時間,如果很好地把握住這段時間,采用現代醫學手段是完全可以把癌前期病變檢查出來,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即可保證女性重新過上健康生活。根據研究顯示,宮頸癌最開始的一期狀態,治愈率可以達到80%到90%,二期時是60%到70%,進入三期還能有40%到50%,但發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非常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