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資料顯示,成年女性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率高于男性8-10倍,而與此相關的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概率達到61%。由于女性生理原因,泌尿道感染成為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
那么,女性為何容易得泌尿道感染,又有常見原因增加了她們的患病風險呢?
感染風險1.解手后,用衛生紙從后往前擦拭。女性具有獨特的生理特點,尿道口與肛門接近,尿道長度僅3—5厘米,直而寬,尿道括約肌作用較弱,故細菌易沿尿道口逆行至膀胱。解手后不正確的擦拭方式,能大大增加尿道被污染的風險。再加上女性外陰部汗腺特別豐富,很容易使外陰局部長時間潮濕,細菌乘虛而入。
感染風險2.性生活頻繁或不注意衛生。性生活引起的女性尿路感染較為普遍,特別是新婚女性發生率很高,一項來自臺灣的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女性發生過“蜜月膀胱炎”。
感染風險3.憋尿時間太久。排尿時,尿液對尿道有沖刷作用,如長時間不排尿這種沖刷作用減少會增加細菌在尿道里滋生的風險。另外,由于女性尿道較短,憋尿易造成上行性尿路細菌感染,嚴重的甚至可能造成腎盂腎炎。有研究調查表明,尿流不通暢者,尿路感染的發生率較正常者高12倍。
感染風險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內分泌紊亂,機體抵抗力下降,多種感染的風險都會增加。其中泌尿道感染非常常見,達到16%-35%。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常常伴發神經受損,對感染的敏感性下降,這使得10%—20%糖尿病泌尿道感染患者感覺不到癥狀,僅表現為菌尿。
感染風險5.尿路梗阻者。輸尿管及腎結石、尿道狹窄等均可引起尿液潴留,使細菌容易繁殖而產生感染。
感染風險6.雌激素水平降低,例如停經后。老年女性雌激素分泌功能減退,導致陰道、尿道萎縮性變化使她們更容易出現排尿困難、尿急和尿路感染。
感染風險7.近期做過尿道插管及器械檢查。導尿、膀胱鏡檢查、泌尿道手術等可損傷黏膜,并把前尿道的致病菌帶入膀胱或上尿路而致感染。據統計,一次導尿后持續性菌尿的發生率為1%-2%。
夏季高溫,是泌尿道感染多發之季,而在罹患泌尿道感染的病例中,女性患者占據著極大的比例。在炎熱的天氣,什么是會導致泌尿道感染?女性要如何避免及預防泌尿道感染,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