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子宮脫垂
女性的盆腔里,中央是子宮、陰道;前方是尿道、膀胱;后方是直腸。平時,這些器官都有韌帶或筋膜作為支持結構。在懷孕和分娩過程中,這些支持結構由于損傷或過度伸展而變弱松馳,產后又沒有適當的鍛煉和休息,韌帶和筋膜沒有恢復懷孕前狀態,可使部分或全部盆腔器官從正常位置下降,形成生殖道脫垂。嚴重者甚至可使子宮脫出陰道口外,形成生殖道完全脫垂。這樣,患者就會覺得有球狀物脫出陰道口外。
子宮脫垂的度
Ⅰ度輕型,為子宮頸距離處女膜緣小于4cm,但未達到處女膜緣。重型為子宮頸已達處女膜緣,但未超過該緣,檢查時在陰道口見到子宮頸。
Ⅱ度輕型,為子宮頸已脫出陰道口外,但宮體仍在陰道內。重型為子宮頸及部分宮體已脫出于陰道口外。
Ⅲ度子宮頸及子宮體全部脫出于陰道口外。
關鍵詞:氣虛及腎虛
氣虛:表現為子宮下移或脫出,勞累后加劇,小腹有下墜感,四肢無力,白帶多、質稀色白。
腎虛:表現為子宮下脫,腰酸腿軟,小便頻數、夜間尤甚,頭暈耳鳴。
咨詢中醫辨證用藥為主
針炙:每日或隔日1次,2-3周為1療程。
五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腫瘤,多發于30-50歲的婦女中,比例高達70-80%,尤其多見于高齡未婚女子,不孕婦女及性生活不協調的女性。
關鍵詞:最常見的腫瘤之一
其發病原因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雌激素刺激引起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所致。中醫認為本病的形成是由于氣血失調、情志內傷、肝氣郁結、臟腹功能失和并感受外邪,以致血澀氣逆、留滯經絡、閉塞隧道而引起臨床上的氣滯血淤、痰濕內阻癥。
癥狀
陰道出血:陰道出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癥狀。
腹部包塊:腹部包塊多在偶然情況下或普查時發現
壓迫癥狀:如肌瘤壓迫膀胱可產生尿頻、尿急,尿潴留;壓迫直腸引起便秘;可壓迫輸尿管、髂內外靜脈和神經,從而發生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以及下肢浮腫或神經性疼痛等。
不孕:由于肌瘤阻礙受精卵著床,或因子宮肌瘤長在宮角處,阻止精子進入輸卵管,也可有因子宮肌瘤并發卵巢功能失調等等,均可造成不孕。
腹痛、白帶增多
循環系統癥狀:可造成繼發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