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宮頸炎:
也分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上以慢性宮頸炎多見。宮頸由于炎癥的刺激程度不同,出現宮頸糜爛,臨床上也較為常見。
通常表現為:白帶增多,呈黏稠的黏液或膿性黏液,有時可伴有血絲或夾有血絲。由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發生。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和厭氧菌,其次是淋病雙球菌、支原體、衣原體、結核桿菌,原蟲中有滴蟲。特殊情況下為化學物質和放射線所引起的。
醫生說:
1.在生殖系統感染性疾病中,子宮內膜炎是很常見的疾病。子宮體部的炎癥,就是以子宮內膜炎為主。炎癥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發展至嚴重階段時可擴展至子宮肌層,成為子宮肌炎,后者是內膜炎的延伸。
2.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子宮肌瘤組織中的雌激素受體量較正常子宮肌組織多。提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長期的雌激素含量過高導致內分泌失調有關。
3.宮頸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女性,有急性和慢性兩種。其中慢性宮頸炎較多見,俗稱宮頸糜爛。有些人患上宮頸炎后癥狀不明顯,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而發展為慢性宮頸炎。如不能及時查出,盡早治療,病癥就會加重,少數還會惡變,危害非常嚴重。婦女宮頸疾病已成為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殺手”,女性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健康的生活態度,最好定期體檢,及早發現,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