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發生以前,身體會發出一些警報。我們絕對不能忽視這些小細節,都是在提醒我們身體的哪里出現問題,為了我們更加持久的疾病,需要我們更加關注這些警報。婦科咨詢專家提醒,女性多留意自己的身體發出的信號,讀懂婦科疾病的“健康報警信號”,可以防病于未然。下面我們來解讀一下。
持續痛經,不容小覷
“痛經忍一忍就過去了!”目前,有不少女性認為痛經不是什么病,常抱著挺一挺就好的心態。而事實上,這種想法很不明智。
有這樣的女性,早在中學時期她就有痛經癥狀,但聽別人說,結婚后痛經就會消失,所以就一直沒把痛經當回事。上個月因為實在痛得難以忍受,就到醫院婦科去檢查,被查出患了子宮內膜異位癥。
婦科咨詢專家解釋:經期輕微的腹痛是正常的,但長期每月劇烈地疼痛不應忽視,可能是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的報警信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建議女性一旦出現持續痛經難忍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有不少女性表示,經前有乳房脹痛的經歷,但都認為是正常現象。
有些網友表示,經前乳房疼痛只是小毛病,不需要大驚小怪。很多網友也都贊同她們的看法。經期前的乳房腫痛,有時僅僅是經期綜合征的表現,但如果經前太早出現乳房脹痛,月經后或排卵后出現乳房脹痛,平時撫摸或擁抱時,乳房部位經常有壓痛,用手掌輕按痛點可發現小硬塊,這種現象就屬于病態,應警惕乳腺增生或腫瘤。
婦科咨詢專家解釋:女性乳房屬生殖系統的一部分,受雌孕激素的影響很大。如果在某個階段身體的內分泌系統或卵巢功能發生紊亂,就會對月經周期及乳房組織有影響。
月經過多警惕子宮肌瘤
有些女性會很留意自己的月經周期,但對經血的流量卻缺乏足夠了解。女性正常的月經出血量應為20毫升-60毫升,超過80毫升則為月經過多。
用衛生巾的用量來估算,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換四五次,每個周期不超過2包(每包10片計)。如用3包衛生巾還不夠,而且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那就屬于經量過多了。
子宮內膜出血才是子宮肌瘤的主要癥狀,但絕大多數患者的子宮內膜出血,往往表現為周期性經血增多,月經不調。
因為子宮肌瘤會妨礙子宮的收縮止血,而出血主要由于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引起,如肌瘤向子宮腔方向突出,增大了宮腔面積,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脫落。而黏膜下子宮肌瘤容易發生壞死、感染等。
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等。當子宮肌瘤較大時,會壓迫、牽拉盆腔內的血管、神經以及結締組織,并引起血液淤積在盆腔內,月經期由于盆腔充血癥狀促使經量增多。
如果在生活中出現身體不適,應該及時發現,去醫院進行正規檢查,及時治療。身體發出的信號要警惕,不要忽視小疾病而留下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