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分布在子宮內膜表面,受卵巢激素的影響發生周期性的剝脫,產生月經,如果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腔表面以外的其它部位,就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談及原因,現在剖腹產率有增高的趨勢,也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增加。所以在此提醒廣大婦女最好選用自然陰道分娩,盡量不要剖腹產,以免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機會。子宮內膜異位主要發生在盆腔生殖器的表面,最多見的部位是卵巢,約占子宮內膜異位癥的80%,臨床上常常稱為“巧克力囊腫”。子宮后壁、下段、子宮底韌帶、子宮直腸窩等也是常見的發病部位,另外輸尿管、膀胱、肺、胸膜、臍部等也可發病。
其危害主要有下面幾點:
1。其中50%-70%會引起不孕。
2。給病人帶來很大痛苦,主要表現為痛經、周期性肛門墜痛、腰骶部痛、小腹不適感等。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許多病人認為子宮內膜異位只是月經期疼痛,過了經期就好了。事實上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漸進性加重的,每來一次月經,子宮內膜出血一次,疾病就加重一次。比如巧克力囊腫,不及時治療就會越長越大,當大于7厘米時就可能會破裂,引起急腹癥,也會對周圍器官造成損傷,同時有些會轉化成惡性的。 現在由于腹腔鏡手術創傷小,逐漸取代了開腹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