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是一種“富貴病”,營養(yǎng)攝入過盛而導致的疾病,所以富態(tài)MM更容易患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一些不良的習慣,以免傷害身體,并且要堅持進行身體檢查,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腫瘤之一,好發(fā)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后,近年來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在未來數十年將繼續(xù)升高。
八成患者超重或肥胖
子宮內膜癌的發(fā)生與很多因素有關,尤其是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更要提高警惕:
肥胖。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有80%的人超重或肥胖,即體重超過正常值10%。肥胖是內分泌不平衡的表現,脂肪會增加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甚至癌變。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代謝異常,發(fā)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比血糖正常者增高3倍。
高血壓、冠心病。這是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功能失調,以及代謝異常造成的后果。同時,子宮內膜癌也與常吃高熱量、高脂飲食,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生殖內分泌失調。包括閉經、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不孕、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等,這些疾病及表現都與卵巢內分泌功能異常有關。
激素替代治療。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者,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會增加,并與用量、時間長短有關。
不良飲食習慣。高脂肪有儲存雌激素的功能,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甚至轉化成癌。因此,攝入脂肪及油類多的人,發(fā)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會增加。而蔬菜和水果具有保護作用,多吃可降低危險性。
有X射線暴露。例如頻繁做X線和CT檢查等。
遺傳因素。約2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有家族史、近親腫瘤病史。
早期表現易被忽視
事實上,子宮內膜癌有許多征兆,但由于經常被人們忽略,導致病情發(fā)現不及時,耽誤醫(yī)治。
其早期表現為絕經前后月經不規(guī)律、月經后的不規(guī)則出血、陰道排液(排液的癥狀和出血很類似,若合并感染則有膿血性排液、惡臭)、腹痛(若癌腫累及宮頸內口,可引起宮腔積膿,出現下腹脹痛及痙攣樣疼痛,晚期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貧血(晚期有消瘦及惡病質癥狀)。
內膜增生,積極治療
首先,要加強醫(yī)學知識,有更年期異常出血、陰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婦女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yī),進行細胞學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篩查,有助早期診斷。
第二,子宮內膜有增生,特別是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應積極采取治療,療效不好者應及時手術切除子宮。若患者已有子女、無生育希望或年齡較大,可不必保守治療,直接切除子宮。
第三,有婦科良性疾病時,最好不采用放療,以免誘發(fā)腫瘤。
第四,更年期婦女使用雌激素進行替代治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同時使用孕激素,定期轉化子宮內膜。
最后,要養(yǎng)成少用電熱毯、每天喝綠茶、多運動等好習慣,可以幫助預防該病。
所以,胖美人們更要注重預防子宮內膜癌,多注意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習慣,才能讓身體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