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田田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后簡稱北醫三院)產房內因窒息而腦癱。為此,田田父母將北醫三院告上法庭,并周折5年,其間田田父母一直拒絕接田田出院。前天,海淀法院判令北醫三院賠償63萬余元,而田田父母要把女兒接出院。田田父母表示對判決不滿,目前不準備將田田接走。
前天下午,田田父母唐興臣夫婦在海淀法院取到了他們等待兩年多的判決書,但法院并未支持他們提出的260多萬元的康復費用。接受記者采訪時,田田父母首先表達了對判罰的不滿,但也表示會和律師商量后再決定是否提起上訴,而決定前田田父母不會接田田出院。
田田抱著自己心愛的玩具。記者董世彪攝
2001年4月27日,田田健康地出生在北醫三院,但在醫院安排的與媽媽“皮膚早接觸”中,田田因窒息而腦癱。在與北醫三院協商未果后,田田父母留下女兒離開醫院,田田隨后住進了該院兒科病房,這一住就是5年。2004年2月,北醫三院起訴田田父母,要求他們接田田出院。田田父母隨即提出反訴,為田田索賠醫療、康復費用共340萬余元。
該案審理過程中,田田的殘疾程度被鑒定為三級傷殘。法院認為,由于北醫三院在治療過程中出現過錯,有義務按75%的責任比例作出賠償,故判令北醫三院賠償田田63萬余元,其中包含10萬元精神撫慰金。“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父母,我們希望田田的父母盡早接她出院。”北醫三院代理人紀律師說。
新聞背后·5歲女童的白色童年
不幸生活
出生后便住在醫院
田田出生5年來的家,就是北醫三院兒科住院部盡頭一間10平方米的小病房;陪伴她的人,是醫院為她請的24小時護工;她的小伙伴,是一堆散落在屋內的玩具布偶;她每天看到的,只是病房內白色的四壁。
記者幾次在醫院接觸田田,總是看到她雙手蜷成一團,雙眼呆滯無神。由于病情嚴重,田田絕大部分時間只能呆在病房內。雖然她和同齡女孩一樣喜歡洋娃娃,但她的娃娃總是衣衫不整,因為田田顫抖的手無法給娃娃穿好衣服;雖然她也喜歡畫畫,但她身邊的紙片上只有歪歪扭扭的簡單線條。去年年底,首都兒研所附屬兒童醫院對田田進行了能力測評。在測試中,田田無法分辨三角形和圓形,從而被判定為社會生活能力“重度障礙”。
不過見到母親時,田田會顯得很興奮,并且含糊地喊“媽媽”,但因為她說話時口齒不清,田田父母必須靠護工翻譯才能與女兒進行交流。而田田母親蘭海燕說他們夫妻很少到醫院探望孩子,因為“每次看見孩子會傷心”。
點滴幸運
一見醫生就叫媽媽
在田田的病床床頭,貼著3張肯德基的生日貼紙。最近3年,北醫三院兒科的幾名醫生都在4月27日田田生日當天帶田田去附近的肯德基過生日,田田也因此得到了3張生日貼紙。雖然是醫療事故中的不幸者,但在北醫三院兒科5年的生活中,田田也收獲了點滴關愛。
“相處時間一長,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孩子。”兒科副主任鮑大夫說,雖然田田的父母與醫院有官司未結,但大家還是逐漸喜歡上了這個“小可憐”,開始像關心自家孩子般照顧田田,田田慢慢地也稱呼每位醫務人員為“媽媽”,“媽媽們”時常送田田衣服和玩具。除了每年帶田田去肯德基,去年夏天“媽媽們”還帶田田去了動物園,這都是田田難得走出醫院的機會。
2年前,北醫三院兒科一名醫務人員將家中一臺閑置的16英寸彩電送到了田田的病房。“她覺得很新鮮,總愛守著電視。”照顧田田的護工說,由于之前從未看過電視,剛開始田田總會動也不動地盯著畫面,而現在已經從電視中學會了簡單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