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者:樊其輝,青年服裝設計師,98“兄弟杯”時裝設計大賽銀獎得主。甄禎,北京服裝學院青年教師,新近出版了《服裝設計表現技法》(中國紡織出版社)。
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
Dior2004男裝
甄:這個品牌的整體感覺一直保持穩定。自1947年該品牌的創始人老迪奧推出“新外觀”之后,歷任設計師嘗試過各種造型。前人把造型玩盡了,現任設計師嘎里阿諾就玩文化,在“非洲”和“東方”之后,98年的秋冬女裝又玩“印第安元素”。但無論怎么變,業內人士和該品牌的消費者一看便知:“那是‘迪奧’。”
Dior2004女裝沖浪系列
樊:在有消費高級時裝能力的人群中,它的覆蓋面非常大。我聽很多人說:“我穿‘CD’。”無論男女,誰穿上“迪奧”后都覺得自己特有“特色”。它的設計師是玩家,把你玩于股掌間,你還感謝他。
紀梵希(Givenchy)
Givenchy04春夏
樊:這個品牌現在不適合進入中國。在亞歷山大?麥克奎恩擔任首席設計師之前,這個牌子的衣服款式太老、太過時,但現在又太前衛了。中國的高級時裝消費者不容易接受這樣的品牌。
繆格勒(Thierry Mugler)
甄:他學過舞臺美術,他的衣服總是充滿戲劇性。 如果說“迪奧”把凡人變公主和王子,“繆格勒”把人變妖精。
讓.保羅.葛迪埃(Jean Paul Gaultier)
Jean Paul Gaultier2004春夏作品
樊:這個品牌走“游戲”的路線,把高級時裝平民化。那些衣服看上去“與生活有關”--很多高級時裝一看就是“高級的”,對待“生活元素”,要么把它升華,要么干脆砍掉。葛迪埃卻讓“生活元素”在高級時裝里盡情表現。把傳統的、保守和和現代的、前衛的很通俗地融在一起,誰都能看懂。就看你是否喜歡他的主張,從這個角度看,這個品牌應該鋪得很廣。但它的設計成本附加值高,比如一件“街頭”感覺的圓領衫售價近千元人民幣。恐怕沒多少人會為看起來“不像名牌”的衣服花那么多錢。
卡爾文.克萊恩(Calvin Klein)
Calvin Klein2004-05秋冬時裝
甄:卡爾文的衣服很簡潔不離奇,但這也很“酷”啊!
瓦倫蒂諾(Valentino Garavanni)
Valentino Garavanni2004-05秋冬時裝
甄:他永遠在潮流的浪峰上,但不在浪尖,總是上面有幾個人,身后有一大堆人。這是個好牌子。他的衣服制作手段特別完美,整體風格不出圈。完美得像廣播電臺播音員的聲音,有時候你聽不出是誰的聲音。
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
樊:現在誰穿嘎里阿諾的衣服是被他蒙住了眼睛,穿圣.洛朗的衣服是自己蒙自己的眼睛,或者是出于對這個品牌“過去的輝煌”的留戀和敬意。
YSL Rive Gauche2004春夏
甄:我希望消費者都意識到,大師也會有過時的時候,他不能永遠主宰流行。巴黎設計師排行榜每年都在變。“圣.洛朗”曾經屬于所有的人--在過去的時候,尤其是60年代,他是有生命力的。現在他好像不屬于這個時代了。但說不定明天,所有人又為他自豪了。圣.洛朗是個跳不出自己圈子的設計師,他的個人風格注定只是在某個特定時期受歡迎。
維維安.韋斯特伍德(Vivenne Westwood)
甄:難得她那么大歲數了還像街頭少年一樣喜歡嘗試新事物。外表“性感”些也不見得是壞事,它表明了一個人精神是年輕的,生活狀態是“在追求”。
古奇(Gucci)
樊:古奇不會出現在公司里,因為它是要炫耀個人的,和愛馬士(Hermes)、路易.威登一樣,這種炫耀不像范思哲那么張揚,是含蓄的、克制的。
甄:古奇現任設計師是美國帥小伙湯姆.福特,出身于得州一個生活優越但家教很嚴的家庭,自1994年他上任以來,這個老牌子大受年輕的成功人士歡迎。古奇的服裝服飾給人的感覺是貴族扮“酷”,扮不像,至少還是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