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絕經后沒有癥狀的女性(沒有陰道流血、流液、白帶增多、腹痛腹脹等等),究竟多厚的子宮內膜厚度為正常?也就是說,經陰道超聲檢查的內膜厚度,究竟有沒有一個界值,保證在這個界值以下是安全的。界值以上則需要臨床干預?
如果有,那么這個界值該是多少?目前沒有統一的數據。但是一般認為5到6毫米的厚度。是相對安全的。但有有人認為連5毫米都是危險的。超過4毫米就讓患者刮宮去。為什么呢?大家都說目前醫療環境惡劣,醫患關系緊張,如果遺漏一例內膜病變的患者,都是會給自己造成很大麻煩?既然診斷性刮宮或宮腔鏡“并不是那么麻煩的事情”,稍微過度診斷一下又有什么問題呢?這確實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撇去社會不良因素的泡沫,僅從醫學和循證的本質出發,也很難決斷。所以專家討論中,52%的人投票建議對絕經后無癥狀女性進行常規超聲篩查內膜厚度,48%投票反對這樣做。有關內膜厚度的界值,則有5 mm、6 mm、8 mm和10 mm、11 mm等多種意見。
我們需要一個個地解決下面的問題。
1,內膜癌各個年齡組的發病率有多高?
2, 絕經后陰道流血的女性,發生內膜惡變的比例是多高?
3, 絕經后沒有陰道流血的女性,發生內膜惡變的比例是多高?
4, 絕經后沒有陰道流血的女性,設定哪一個界值最為合理?
5, 絕經后沒有陰道流血的女性,內膜最常見的病理是什么?
6, 激素治療對于絕經后內膜厚度有什么影響?
7, 對絕經后沒有陰道流血的女性,積極干預“內膜增厚”有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