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婦女卵巢功能在45歲至50歲左右時才開始衰退,如果在40歲以前出現衰退跡象,醫學上稱之為卵巢功能早衰。
卵巢功能早衰的特點是卵巢對正常的促性腺激素不能做出正常反應,出現了體內促性腺激素水平很高,而卵巢產生的雌激素水平很低的現象。病人出現陣陣潮熱、多汗、多夢、閉經、陰道分泌物減少、外陰萎縮等。導致該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染色體異常者可能在母體內時就帶有生殖細胞數量與質量的異常,以致始基卵泡在月經周期中的消耗異常增多,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婦女,體內的免疫系統往往會錯誤地將卵巢組織內的生殖細胞當成外來的異物而予以殺傷、破壞,某些婦女幼年時若受到腮腺炎病毒感染,出現病毒血癥者,性腺若遭受破壞,進入青春期后同樣也可致始基卵泡很快耗盡。以上情況均可能發生卵巢功能早衰。
卵巢功能早衰對女性機體的影響確實是明顯的,由于性激素過早地撤退,可導致月經紊亂,閉經,絕經期提前來臨,出現一些本該發生在更年期的代謝紊亂,所引起的冠心病機會增加,骨質疏松癥發生等等,但是,卵巢功能早衰并不一定意味著人整個機體的衰老。科學研究認為,即使是進入更年期月經停止后,女性全身調節系統會做出積極的變化,進入一種新的平衡狀態,從而確保全身其他系統的正常運轉。關鍵是卵巢功能衰減者要正視現實,擺脫精神上的壓力,調整好心態,注意自我保健。也可補充一定量的性激素如雌激素,這有助于糾正某些不良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