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女性更容易罹患骨質疏松癥。調查發現,65歲的女性中有近一半的人患有骨質疏松癥,而男性直到80多歲才達到這一“水平”。
為什么骨質疏松癥特別“垂青”女性呢?
原來,在胎兒期,孕婦就要不斷地供給孩子大量鈣質,以保障其骨骼的正常發育。授乳期母親也要通過乳汁供給孩子賴以生長的鈣。所以說,媽媽必須有意識地多攝取一些鈣質,才能滿足孩子和自身的需求。否則,不足部分便會由媽媽的骨組織中溶出。
比較一下處于骨質內鈣含量頂峰的30歲的男女,能夠明顯地看出,女性比男性的鈣含量少2 ~3成。
到50多歲,女性便進入閉經期,女性激素也開始急劇下降,而女性激素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阻止骨骼中的鈣質溶出。醫生發現,閉經期婦女中有1/5的人出現了鈣質缺乏。 另外,嗜酒能妨礙體內鈣的吸收,吸煙也是造成女性激素減少的原因。吸煙還會引起胃腸功能素亂,從而更進一步影響了鈣的吸收。過量飲用咖啡也會使大量鈣從尿中流失。運動不足及偏食也不利于鈣的吸收。還有的學者認為,遺傳因素也能對鈣的吸收造成影響。 那么,如何防止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呢?
先讓我們看一下體內鈣的吸收情況。原來,充足的鈣質攝入雖然是必須的,但如維生素D不足,鈣也不能被機體吸收。人們發現,維生素D不但能促進鈣質的吸收,還有提高骨細胞活力的作用,使骨骼更強壯堅硬。由于日光照射到肌膚后便可以合成大量的維生素D所以缺鈣者一定要經常到戶外活動,盡量多享受陽光的沐浴。
適當的運動也是必須的,運動能夠增加骨骼中鈣質的積蓄。通過運動,使骨骼得到適度的壓迫,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不過,也沒有必要進行過于激烈的運動,做家務、散步就是很有效的方式。囚此,去不太遠的地方購物時盡量不要以車代步,上不大高的樓梯時也盡量不要以電梯代步。專家認為,每日堅持步行8000~10000步對身體是有益的。
骨密度的測試
通過骨密度檢查,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骨骼中鈣質的含量。簡易的檢查非常方便,用超聲波測一下腳后跟的骨組織就可以了。
較復雜的檢查可用X線骨密度檢測裝置測試。方法是用上述裝置檢測患者背部椎骨的密度,并同時顯示出患者的骨量值,僅需5分鐘就能完成。檢查前把近2天的飲食內容記錄下來,輸入電腦,統計出鈣及蛋白質的攝入量,對機體的營養狀況便有了全面的了解。
鈣的補充
從上述介紹我們已經知道,鈣對機體來說是多么重要。但醫生發現,目前人們的鈣攝入量普遍欠缺。正常人每日需鈣量約為600毫克,可實際人們平均僅攝人541毫克,缺少近60毫克。究其原因,主要是鈣含量豐富的牛奶及其他乳制品攝入太少,魚類、海藻的進食量也偏低。飲用水及谷物的含鈣量較低也是原因之一。
補充鈣質不足的方法首先應是增加富含鈣質食物的攝入量。下列食品含鈣較多。
牛奶200克含鈣220毫克,豆制品20克含鈣118毫克,加工干酪20克含鈣120毫克,小油菜50克含鈣145毫克,沙丁魚75克含鈣563毫克。
主婦可依照其含鈣率調配每日的食譜。
在進食富含鈣質食物的同時,還有個吸收效率的問題,也就是說,只是大量攝人并不一定能被充分吸收。
從食物內吸收鈣的過程主要在小腸內進行,這大約占總吸收率的30%。各種食品的鈣吸收率也不盡相同。牛奶、奶制品的吸收率最高,約占50%;海魚類約占30%;蔬菜最少,僅占17%。由此看出,僅吃蔬菜是不能保障鈣的供應的。醫生認為,如果達到機體需要量的2/3的鈣能由牛奶制品中獲得,便可以解決體內鈣含量不足的問題。
蛋白質及維生素D也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應同時補充適量的高質量蛋白質及維生素D。 醋之類的酸味食品能夠增加胃酸的分泌,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海魚醋漬之后,不僅口味大開,對身體也更有益,所以應多吃些醋漬食品。
與此同時,還應糾正某些妨礙鈣質吸收的生活習慣。近來廣泛流行的粗纖維食品雖有通利大便、減肥的作用,但粗纖維食品會吸附大量鈣,所以不宜進食過多。
酒類能對胃粘膜造成損害,大量飲酒會嚴重影響胃粘膜對鈣的吸收。特別是,酒類能夠抑制維生素D的活力,因此一定要限制飲酒。
除此之外,加工食品可能含有過多的磷酸鹽或過多的鹽分、糖分及草酸等,也會影響鈣的吸收,也必須有所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