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進入更年期時,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和消失,女性激素減少導致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軸變化,神經內分泌平衡失調,月經周期紊亂,逐漸絕經,伴隨性器官進行性萎縮,而逐漸衰老。
臨床表現在生理上的有:濕熱、出汗心悸、失眠、易疲勞、記憶力減退、關節痛、腰背痛、性欲減退、易尿道感染、陰部瘙癢、骨質疏松、體型改變等;心理上的有:易激動、易怒、憂慮、焦慮,對生活缺乏興趣、缺乏自信等。
如果卵巢功能緩慢減退,機體的內分泌調節功能較強或有藥物協助調整,方能平穩度過更年期。
如果卵巢功能減退較快,神經內分泌系統不能適應,更年期癥狀更明顯,給婦女帶來很多痛苦。
研究發現:雌激素受體除了存在于生殖系統與第二性征外,也存在于全身很多部位,如心肌、主動脈、骨骼、皮膚、脂肪、泌尿道、肝腎等,雌激素還參與脂肪、糖、蛋白質三大代謝與骨代謝。
絕經后婦女由于缺乏雌激素,骨丟失加速,骨密度以每年平均減少1%至3%的速度下降,發生骨折的情況4倍于同齡男性。所以補充雌激素可抑制骨量丟失,預防骨質疏松而減少骨折。
研究同時發現:缺乏雌激素將增加心血管疾病,40歲以前男性患冠心病多于女性,絕經后女性發病率逐年上升。
婦女更年期是一個必經的生理過程,既不可如臨大敵,也不可置之不理。大部分更年期患者通過合理的綜合措施,如合理飲食(低脂、低糖、高蛋白),加強鍛煉(如練氣功、跳舞等)避免不良情緒,主動調節心理狀態,保持心理平衡和青春活力,可以推遲、減少更年期綜合征癥狀。但也要配合服用治療更年期綜合癥的藥物:如谷維素、補腎中藥、鈣劑等。
在醫生指導下,對嚴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合理選用激素治療,幫助她們應付更年期。
早在70年代的研究發現,雌激素和孕激素合用,加之藥物劑型和服用方式的改進,可避免這些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