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更年期”成為了一種罵人的代名詞。一句“你更年期啊?”往往隱含著“你怎么這么容易就暴躁,你怎么動不動就發脾氣,你怎么臉色變黃身材走樣精神不佳……”等意思,女人過了40歲,生怕聽到的就是這么簡單一句“你更年期啊?”。
為何如此懼怕更年期,這是因為更年期綜合癥。
女性更年期一般出現在45—55歲之間,此期間的女性會發生:1、月經紊亂;2、陣熱潮紅;3、精神障礙;4、代謝障礙;5、運動系統退化。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變化,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女性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了銳減。
女性健康之美源于體內激素?
當一個女孩第一次月經來臨的同時,她的一側卵巢就同時開始為自己制造出第一批雌激素,同時產生第一批孕激素。于是,女性的美麗就源于這兩種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經過研究發現,女性身上有許多組織和器官,上面有許多專門接受雌激素作用的位點,醫學上稱之為“受體”。自然而然地,受體豐富的身體組織器官就稱為雌激素的靶組織或靶器官。
因此,一個女孩的雌激素一旦產生,這些靶組織或靶器官立即開始發育及成熟。其中,最典型的靶組織或靶器官就是子宮、陰道、外陰、尿道、乳房、膀胱、皮膚、盆腔中的韌帶和結締組織、骨骼、大腦等。根據各國科學家在近幾十年的系列研究發現,雌激素的“受體”具有分布廣,作用多的特點。據不完全統計,在女性身體的400多個部位都發現了有雌激素的“受體”。更為重要的是,研究發現,許多女性絕經后產生的各種疾病和癥狀都與雌激素的缺乏有著莫大的關系。
激素療法的爭議何在?
為了改善更年期女性的健康狀況,醫學界發明了針對女性更年期綜合癥的激素療法。此療法誕生于上世紀40年代,并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非常盛行,僅在美國就有超過40%的更年期婦女服用雌性激素替代藥物,與之相比,在我國僅有1%的更年期婦女接受雌激素療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實踐的驗證,在激素療法盛行的國家——美國引發起關于“激素療法致癌”的爭議。據悉,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激素療法中的Prempro是一種包含雌激素和黃體酮的復合藥物,它雖然對推遲婦女更年期有一定效果,但有可能增加患心臟病、乳癌和中風的風險。
研究人員將被調查的16608名更年期女性分為兩組,一組服用Prempro,而對照組則服用安慰劑。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服用Prempro并未使被調查者患非小細胞肺癌的風險增加,但對于那些因多種原因患上這種疾病的人而言,服用Prempro使他們的死亡風險高出對照組2倍。因此,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成果再次表明,人們應更謹慎地采用激素替代療法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而對那些已經采取這一療法的人來說應考慮降低劑量。
正確認識激素療法
“激素療法”實為“雌激素替代療法”,其主要是針對更年期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嚴重下降,而采取的一種外界補給雌激素的方式進行治療。
“雌激素替代療法”的用藥方式分為口服和外用兩大類。
口服最為常見用,但藥物進入血液循環后再作用于靶器官,故血液中雌激素濃度易于波動,而且對肝代謝有一定影響。但也有研究者認為,口服雌激素的肝首過效應可以使血液循環中的脂蛋白濃度呈現有益改變,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外用指的是經皮治療系統,主要包括皮膚貼劑、皮下植入、乳膏或乳膠。經皮下植入可以避免肝首過效應,直接達到靶器官,并能穩定的釋放,但需要進行一個小手術,而且雌二醇的劑量不能隨意控制。雖然經皮給藥的方式雖然使藥物吸收均勻,但長期用藥時需口服孕激素。經陰道應用制劑包括乳膏、片劑、栓劑和硅膠環。雖然給藥方便,但僅適用于泌尿生殖系統的不適癥狀,而且藥物吸收不穩定。
之所以說“激素療法”可能增加女性患癌的幾率,那是基于“雌激素是一種生理性激素,一旦水平升高,會延長雌激素對乳腺上皮的刺激,改變體內內分泌環境,導致細胞惡變,造成乳腺癌的發生”的原理考慮。但是,有關醫學專家指出:激素類藥物預防或治療更年期綜合癥,這是目前醫學上的認同的一種做法,只要患者是符合激素治療的適應癥的,只要患者服用的激素劑量是符合個體所需的,并在治療期間接受專業醫生專業檢查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