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婦女常見癥狀及處理,一個婦女,從青春期開始,經過30多年周期性的月經生活后,由于卵巢功能開始衰退,身體內原有的內分泌平衡關系被破壞,而進入“更年期”。更年期是婦女從生育年齡到老年階段的過渡時期。一般來說,婦女更年期從45歲開始至50歲左右,少數人早在40歲左右或晚到50歲左右開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婦女更年期的時間有推遲的趨勢。
更年期的心身改變是婦女心理和生理上的正常變化和調整過程,但有不少婦女在這個時期往往感到程度不等的異常和不適,出現所謂“更年期綜合征”。常見的癥狀有:陣發性面部潮紅、潮熱,伴有全身或局部出汗、心悸和胸悶,心前區有緊迫感。因其中有的癥狀與心絞痛類似,故又稱“假性心絞痛”。血壓有陣發性升高,并出現陣發性心動過速。
有的患者感到眩暈、耳鳴、眼花;有的出現神經精神癥狀,情緒極不穩定,易煩躁、激動,無故的哭笑;有的記憶力減退、失眠、神經過敏、多疑多慮,甚至恐懼,嚴重者類似精神病患者,大多數是抑郁型,很少有妄想型或狂躁狀態。以上癥狀都是由于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所引起,并不是器質性疾病的癥狀。
更年期婦女出現癥狀的時間各人有異。有的在絕經前或者絕經后,有的在絕經前后都有。癥狀表現程度也不一,有人發現,從事腦力勞動的婦女出現的癥狀比從事體力勞動的婦女為重,參加社會活動的婦女出現的癥狀比家庭婦女為重。此外,癥狀的輕重還和每個婦女自身的體質強弱有關。
更年期婦女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當去醫院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大約有10%~ 15%的婦女需要治療,治療措施應根據其癥狀之嚴重程度來確定。針對出現的癥狀也可用鎮靜劑、興奮劑及冬眠藥物來加以控制,常用的谷維素可用來調節植物神經功能而減輕癥狀。在對癥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時,可以激素治療,主要應用雌激素,如服用小劑量的乙菧酚或雌三醇有一定效果。有入主張可較長時間服用,這樣兼有防治絕經后發生老年性代謝障礙的作用。更年期婦女出現的癥狀,往往既不如她們自己所能想象的那樣,電不容易為旁人所能理解。
因此,即將進入更年期的婦女,應當學習、了解一些有關更年期的基本知識,掌握這一生理狀態的變化。一旦出現癥狀,應該情緒樂觀,自我寬解,同時生活要有規律,注意調劑生活內容,進行體育鍛煉,做到勞逸結合。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員應多予以安慰、照顧、體貼和諒解。這樣不但可以減輕有“更年期綜合征”婦女的癥狀,起到良好的精神治療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家庭和睦、愉快和幸福。